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年)一生执法如山、刚正廉明、爱民如子、敢于改革弊政和严惩贪官污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包拯以“清廉”成名而天下知!如果说河南开封是他的扬名地,那么广东肇庆(古之端州)就是包拯的成名地。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2.
肇军,指的是民国初年在广东肇庆成立,公开打出“肇军”旗号,并以西江重镇肇庆及其所辖各县为主要防地的军队。肇军在辛亥革命时期肇庆反正和反袁护国运动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尤其是后来成为孙中山的粤军第一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出身肇军的军人成为后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重要将领,这是肇军军史上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3.
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前来中国传教.1582年8月到达澳门.是年传教士曾三度被允许进人中国,但未能建立居留点。经过一番活动.传教士于次年10月在肇庆取得立足之地。广东这次“对外开放”。并非因为大明帝国的国策有什么改变.更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广东一些地方官特别开明.整个过程不过是一场行贿与受贿的博弈.这就注定耶稣会士的中国之行必定焦头烂额.而且最后必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明代设置澳门为对外贸易的商埠,主持其事者,为驻肇庆两广总督。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9)两广总督迁驻广州以前,驻肇庆的两广总督及其下属官员坚持驻澳所有洋人必须遵守中国法令的原则,多次挫败部分早期殖民主义者欲将澳门变为殖民地的狂妄图谋,一直对澳门实施有效的主权管治,与鸦片战争以后的情况迥然不同。故肇庆有多处古迹,是在澳门问题上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过贡献的官员所留下的,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5.
《岭南文史》2015,(1):65
林丰俗男,1939年9月生,广东潮州人。著名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专攻山水画。1964年毕业后在怀集县文化馆工作,1975年调肇庆地区群众艺术馆,曾任肇庆地区文联副主席兼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1981年调入  相似文献   
6.
肇庆宋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1米,始建于北宋后期。北宋时,肇庆为端州治,之前并无城墙。宋皇祐占四年(1052年)四月,广西壮族首领依智高反宋攻陷邕州(南宁)、封州(封开)、康州(德庆)等地后至端州,因州衙、县署俱无城墙防守,知州丁宝臣弃城而逃,被朝廷撤职。次年,狄青平定依智高后,新任知州江柬之始筑土城,仅把州衙、县署所在两个小土岗及其南面部分溪塘用土墙围起来以御敌。  相似文献   
7.
8.
北宋端州在政和八年(1118年)升为肇庆府。然而,端州升府的历程是比较复杂的,历来有较大争议。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端州何时升府,以及升府的具体过程,以新的史料证明端州在升为肇庆府之前确曾升为兴庆军和兴庆府,"岭南第一府"是兴庆府而不是肇庆府。最后,通过分析宋代"潜藩升府"制度及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变化情况阐释其升府原因。  相似文献   
9.
到过肇庆鼎湖山的人都知道,在鼎湖山庆云寺旁,矗立着一座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额、颇具唐代建筑风格的“荣睿碑亭”。在碑亭的正中,树立着一通连同底座在内高约3米的石碑,上面镌刻着“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纪念碑的正面左侧,刻着两行小字落款。  相似文献   
10.
王泮,字宗鲁,浙江山阴人,曾任明代肇庆府知府,一位“好为民兴利”而享誉端州的名宦。[1]史称:王泮在任期间,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导沥水浅涝,化数千亩沮洳之地为良田;疏浚北港水道,舟楫得以畅通,商旅便于往来;重教兴文,建书院,置学田,士子竟进,民风向善;他扶贫济困,积极救灾,百姓得以乐业;持法公允,不恤私情,属吏望风而化;他为政清廉,食不兼味,服御单薄,有如寒士。是时,肇庆闾阎殷富,号称大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