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 《炎黄春秋》2014,(2):85-92
1918年5月,列宁说:"应当组织伟大的‘十字军讨伐’来反对粮食投机商,反对富农、土豪、捣乱者和受贿者,组织伟大的‘十字军讨伐’来反对在收集、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方面破坏国家严格秩序的人。""十字军讨伐"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等苏维埃领导人关于"革命恐怖""、群众恐怖"、"红色恐怖"的概念升级,使"红色恐怖"成为对抗"白色恐怖"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战场却蔓延在最无奈的人民群众之中。在这场"十字军讨伐"中,苏维埃政府所要清除的与其说是"人民之敌",不如说是自己所实施的政策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2.
徐孔 《炎黄春秋》2004,(2):32-39
1957年5月上旬,我轮换回到北京军区宣传部,分配到宣传科。按当时的通例,回国以后有一段假期,假期长短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相似文献   
3.
4.
宋金寿 《炎黄春秋》2012,(10):47-55
《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发表了王晓中的《中顾委主持解决"西北问题"》一文,对于中顾委解决"西北问题"作了一个较好的评说,但认为西北革命根据地肃反是"一场自上而下、自相残杀的内部‘肃反’运动","手段竟是刀砍和活埋";并认为西北局高干会对"西北‘肃反’的性质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1935年9、10月间发生在陕甘边苏区和红26军中的肃反,不仅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桩悬案,而且随着形势发展中共中央对这次肃反先后数次做出结论,但每次都有所不同,就使这场规模并不大的肃反变得扑朔迷离。通过对红26军发展的历史考察发现,这次肃反是由于许多因素造成的,如:红26军从建立以来,中共陕西省委就认为其执行的是右倾路线,并将这种看法报告给中共中央;陕北特委负责人也认为红26军执行的是右倾路线,并多次写信汇报给中央北方代表,导致中央北方代表派人到陕甘边和红26军来解决右倾问题。而张慕陶、张汉民事件成为导致对陕甘边和红26军进行肃反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三反运动1952年3月31日,我结束了在湖南资兴县和广东钦州专区(现属广西)的土地改革回到汉口的工作机关——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执行处。机关里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三反运动。我们这个处与钱、财、物接触的人要多一些,被列为三反重点之一,派来了由中南公安干部学校副校长王泽民(我刚参军时就分配在这所学校学习)和中南公安部二处一位姓张的副处长率领的三反工作组,  相似文献   
7.
西北问题是指1935年西北根据地(包括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肃反所遗留的历史悬案。1983年,中央顾问委员会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主持解决西北问题。20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西北问题及其长期遗留的矛盾纠葛,以及最后认定史实和化解宿怨的过程,仍然多有值得感悟和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8.
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冤案,发生在1955年肃反期间。到1956年肃反甄别阶段,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宣部肃反“五人小组”组长张际春负责的审查小组,经过查实,认为“反党小集团”的结论不能成立,重新审定,改写结论。1957年反右开始后,改写的结论被废弃,丁玲、陈企霞反而加码成为文艺界知名的大右派。  相似文献   
9.
陈枫 《神州》2008,(1):94-97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一野第二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许光达体内的弹头离心脏仅几厘米1932年3月,7天7夜瓦庙集血战,是湘鄂西苏区历史上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1955年7月至1958年底山西开展了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运动,即肃反运动。肃反运动是解放初期山西开展的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专对这一运动作一个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