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其炎 《福建史志》2009,(4):55-56,60
叶有挺(1618—1675年),字贞夫,号果庵,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出生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三藩反清时,耿精忠逼授伪职,叶有挺不屈殉节。  相似文献   
2.
王迅 《民俗研究》2000,(1):193-194
耿村是冀中平原一个1100多人的村落,属河北省藁城市小常安镇。1987年春,河北民间文学工作者发现这里有大批人善于讲唱,先后进行了8次民间文学普查,从150多位村民中挖掘出故事4500篇,其  相似文献   
3.
明代常熟水利社会的单位规模与江南社会基层水利的变化相一致。江南水利在塘长制崩溃之后,基层水利失控,有为的水利官员借着水利工程对乡村社会进行整合以恢复水利体制。常熟的水利行政实际上与赋税制度的单位相一致。耿橘选择了区作为水利单位,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枝河流域的水利工程,重筑了自然圩以基础的共同体社会和县域水利集权。  相似文献   
4.
笔者日前幸得一枚“裕民通宝”背“浙一钱”大钱,现就该钱结合历史背景,浅陋陈述,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5.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二年中北直隶解元,原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故被革职,并险些丧命。后虽遇赦,但“永不叙用”。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乱,朝廷派和硕康亲王杰书率师讨伐,姚启圣捐资募兵到亲王军前请求效力.后来屡建奇功,受到亲王的器重。康熙十五年因功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为福建总督,官至福建总督、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姚启圣在平定台湾,治理福建等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关注姚启圣打击残存的郑氏势力,与施琅一起统一台湾等方面的活动.而疏于对姚启圣与福建的开海、复界的研究。本文拟就此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6.
裕民通宝铜钱.清康熙十三至十五年(1674—1676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据闽中时铸于福州。 今所见裕民通宝,有小平、一分、一钱等数种。小平光背,直径26毫米,穿宽6毫米,重4-4.5克,黄铜质。一分者折二型,权银一分,背穿右署“一分”,直径28毫米,穿宽6毫米,重5.4—6克,黄铜质。  相似文献   
7.
张延和 《文献》2022,(6):157-179+2
《精忠录》是明朝人编纂的有关岳飞事迹、著述,和身后历朝褒典、凭吊诗文的纪念集,是岳飞祭祀史、事迹编纂史及其爱国精神弘扬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早前在国内和日本仅发现了该书的后期版本,初刻本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厘清该书的编纂和流传过程。《精忠录》由河南汤阴县教谕袁纯初编于明景泰、天顺年间,编成后未刊刻。成化五年由汤阴知县尚玑在初编本基础上增补后初次刊刻,其中所载岳飞《满江红》词是在纸本文献中首次出现。该本此后历经多次递编重刊,在杭州府官员主持下先后产生成化八年后刻本、弘治十四年刻本和正德五年刻本三个刻本,弘治十四年刻本流入朝鲜后产生宣祖印本、肃宗印本和英祖印本三个铜活字印本。《精忠录》后期版本所见版刻插图等亦有较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邵晓彧 《黑龙江史志》2013,(13):132-133
后汉耿况家族以武力征伐、外交及行政管理等方式同匈奴、乌桓、鲜卑及羌胡等少数民族有诸多接触,其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安抚与征伐并重。从耿氏家族成员的活动中可窥探后汉一朝的些许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9.
一 引言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司寇》约六千字,是《焚书》中最长的信,也是李贽驳诘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论战檄,历来受到人们重视,将其视为《焚书》或李赞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人们谈及或研究李赞反伪道学的思想,每常予以称述和引录。袁中道《李温陵传》云:“与耿公往复辩论,每一札,累累万言,发道学之隐情,风雨江波,读之高其识,钦其才,畏其笔。”今流传本《焚书》李赞写给耿定向的信,多在数百或千余字左右,袁中道所说“万言”之札,实际上指的就是《答耿司寇》,“累累万言”,则属夸张。此说代表了后人重视《答耿司寇》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戴逸 《炎黄春秋》2002,(2):60-62
编者按:电视剧《康熙王朝》热播,唤起观众对于有关重大史实的关注,本刊特邀著名清史专家、前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教授撰写此文,以飨读者。康熙初年的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