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应芳是生活于元明之际的著名文士,其别集《龟巢稿》在当时和后世均引起过极大反响。《龟巢稿》主要有清刻本两种及清抄本七种存世,可分为二十卷、十七卷本这两大版本系统。二十卷系统中,清谢兰生刻本、盛宣怀刻本均祖自明末清初季沧苇抄本;双鉴楼藏清抄本应是季抄本的变异本,与上述刻本在分卷和收录作品数量上略有出入。十七卷系统的清宋宾王家抄本、四库全书本等则皆只以抄本形式流传。不同版本系统不仅分卷差异显著,且篇目多寡亦判然有别。今对现存《龟巢稿》作版本志著录,并考辨内容异同。  相似文献   
2.
周筱赟 《史学月刊》2006,(1):124-126
唐人陆羽的《茶经》,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作,从“茶之原、之法、之具”数方面对茶叶的起源、栽培、采制做了全面的论述,成书后不久即广为流传,以至“远近倾慕,好事家藏一副”。(《封氏闻见记》卷六,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北宋陈师道在为《茶经》所作的序言中高度评价陆羽的贡献:“夫茶之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也。上白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  相似文献   
3.
陈文英 《史学月刊》2006,(6):121-12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于北京行辕与世长辞.孙中山临终时,留下三纸遗嘱,即: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在孙中山签署的《孙中山致苏俄遗书》中,他对苏联满怀期望:“我遗下的是国民党. 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魏晋南北时期各种史注体式以及史注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石云霄 《古籍研究》2002,(1):21-24,103
古代童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领域中,尚存儿童、童谣被巫术邪说利用的异端事象。这种社会现象的缘起,引起了本人的关注,现举其要略考辨,敬请专家、读者瞩目指正。  相似文献   
6.
王光尧 《考古与文物》2005,(1):78-80,86
“监瓷窑务”官是见载于文籍、与瓷器烧造事务有关的官员,其相关的记述已成为今日研究者们据以判定某处窑场是否属于官窑的重要证据。但历史上的监瓷窑务官的真正职责到底是什么,它能否作为判定窑场属性的证据,本文谨从排比文献出发,并力争求得一个合乎历史真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朱刚 《中华文史论丛》2005,(80):295-313
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崩,在向太后的主持下,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继承了皇位,北宋的历史从此进入以奢侈荒唐着称的徽宗朝。坐上皇位的徽宗写了五首诗来悼念哲宗,其中有云:  相似文献   
8.
<胡适全集>中有两封胡适和高一涵联名拍发的电报,内容如下: 致陈独秀电1 上海环龙路渔阳里陈独秀转同乡.教厅改任普通司长张继煦,此人狠好,本年国语实施令,他的力最大,当能任皖事.  相似文献   
9.
蔡卫东 《收藏家》2003,(11):49-52
近于《收藏家》2003年5期读到了徐琳同志《顾林墓出土白玉镂雕龙纹饰时代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将玉饰时代定为明,这对龙纹饰件(图1)馆藏已有20余年,正如《考辨》所言,鉴定记录及馆藏文物帐册上年代均为南宋,笔者与陈建强同志合作有《明万历顾林墓出土玉器述评》一文,也将其年代定为宋,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再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顾林墓出土玉器、镶金玉器共有10件,除了这一对竹节形透雕龙纹饰件外,另有玉提携1件,系汉代玉剑(?)改制,唐代玉带头1件,唐代人鹿纹玉佩1件,工字玉佩1件,青白玉簪2件,镶金嵌宝玉蝴蝶1件,玉扁圈1件,其中除了工字玉佩、青白玉簪、镶金嵌宝玉蝴蝶饰片明确为明晚期作品——也就是所谓的“时作玉”,一件光素扁圈年份难以确定之外,其他玉器都明显地早于墓主的生活时代,或为汉、或  相似文献   
10.
朱熹著名哲理诗《观书有感》有“半亩方塘一鉴开”之句。这“半亩方塘”在哪里?众说不一。或说在尤溪南溪书院,或说在建阳文公故居.或说在武夷山五夫紫阳楼。本文拟就《观书有感》诗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诗中“半亩方塘”、“源头活水”所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