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雷  唐光诚 《风景名胜》2021,(8):0142-0143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设计方法是建筑业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快。推动和发展 21 世纪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筑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科技融合的跳板。在新的建筑业中,装配式建筑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工业建筑相比,它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泗水捞鼎"图是画像石(砖)中较为典型的汉画图案,集中出土于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四省。不同地区的图案组合有同有异,根据图案组合和组合的变化情况,可以初步得出该图案流传路线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到了四川后,捞鼎图像进入转变发展期,这里也是捞鼎画像最晚消失的地区,其图像结构的变化与移民的迁入以及当地葬俗等文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培坤 《民俗研究》2007,(3):117-124
岭南近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自成一套完整的解释系统,甚至可以说,是较早把现代建筑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的标本。从开平雕楼到客家围龙屋,  相似文献   
4.
任雪莉 《收藏家》2022,(1):83-90
复合铜礼器是将不同功能的器物搭配组合成一套,如壶与觯、卣与觯、卣与觚、鼎与俎等,与目前学界所理解的"一器多用"涵义有所区别,体现在其各部件的功能,一定是既有关联,又有差别。复合铜器主要出土于豫陕地区,山西、湖北、安徽等地也能见到。在搜集的10件器物中,除2件为商代晚期安阳出土,其余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商人的影响。复合铜器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藏玄机。将器盖稍加改动,就变成饮酒的杯子或者切肉的俎案,这种理念上的创新,与今天设计思想中的all-in-one,即一体化、多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形制特点、使用方式以及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复合铜器尽管设计奇巧,使用便利,但仍然不被社会广泛接受,这是其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祁淑芳 《神州》2012,(27):149-150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扣、动脑四动参与到自身学习活动中去,更加体现我们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称为师生共建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制瓷史上,清代康熙年间的瓷器无论从形制、胎骨、胎釉、花色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繁荣。而随着康熙年间制瓷业的大发展,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提高,各种形制的瓷器也随之孕育而生,且瓷器造型准确、规范,成品率较高,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更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康熙时期将不同单体和不同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成型工艺推向了高峰,套杯便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诞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商周之际青铜编列乐器的核心,编列小铙与编列甬钟一废一兴,虽有短暂重合,但总体趋势却是前后相继,甬钟替代了小铙。小铙的器主以殷商贵族及殷遗民为多,未发现姬姓周人使用编列小铙。周初姬姓贵族使用甬钟晚于非姬姓贵族。晚商编列小铙与最早的编列甬钟皆以三枚为列组基数,虽偶有增益,但仍不违三枚一组的基数原则。甬钟在编列方式上完全承袭了编列小铙的组合方式。从墓中的摆放位置来看,编列小铙与甬钟多被摆放在墓葬棺椁之间,且以墓主头脚两端最为多见。作为一种新器形,不排除甬钟在南方被发明的可能;但作为一种丧葬制度,编列甬钟则继承了殷商小铙编列制度。商周之际存在特磬、特镈或与特殊铜铃编列小铙、甬钟相配的情况,但没有较严格的成例。编列甬钟与其他乐器规制配列当在西周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8.
山水复兴     
<正>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两大喀斯特分布区之一,它其实并不是个简单的地理加地质的组合词,在地质学界,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词汇,用来描述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云贵高原及其周边的喀斯特分布区,这个词汇甚至还涵盖了东南亚的一些地方,比如越南有名的"海上桂林"——下龙  相似文献   
9.
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步克 《史学月刊》2008,2(2):29-41
所谓中国古代"冠服体制"的变迁,主要是指其分等分类样式及其在历代的变化.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其设定为"自然分类"、"职事分类"、"场合分等"、"级别分等"等概念,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历朝冠服及服饰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样式以及冠服体制的表述形式.其结论是:周朝冠服体制特点,主要是"自然分类"和"级别分等"的结合.汉代冠服体制的特点,是其"自然分类"和"职事分类"相对突出;其时冠服的分类功能强于前朝后世,其分等功能弱于前朝后世.魏晋以后,冠服体制的重心日益向"级别分等"和"场合分等"偏转,服饰元素的等级规划日趋繁密.越是到历史后期,冠服之分等的功能越强.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由此种视角的研究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其独具的地理优势,巴蜀当是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时间则至迟不应晚于东汉中期.其初传入,挟带一整套的地狱观念,佛陀是作为地狱救赎者的形象被组合在昆仑信仰系统中.之后,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加深,佛教作为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方才逐渐从昆仑信仰体系中独立出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