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筑 《贵阳文史》2010,(3):77-77
袁伯康从报纸上看到著名诗人绿原去世的消息,黯然了很久。掐指算来,这一天距离与绿原的相识之日,己然60年。  相似文献   
2.
思念绿原     
上世纪40年代初,当时我还足一个爱好文学的勇敢少年,有幸相识了长我4岁却已经成名了的青年诗人绿原,到2009年9月29日绿原不幸离世,不觉已有60年。  相似文献   
3.
不比不知道     
牧惠 《文史天地》2003,(8):44-46
曾在《随笔》上读到过绿原同志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他曾被蒋政府分配到中美合作所工作。得知此事后,在胡风等人的帮助下,他逃跑到一个地方教书,根本没有去中美合作所报到。十年之后,胡风“反革命”案发,绿原当年因此事向胡风求助的信,被加以删节后,成了他当过“美蒋特务”的“罪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一位当过国民党大特务的人,居然出面证明绿原“确是中美合作所的人”。其实,当时绿原并不叫绿原而是另一个名字。我这番转述可能不够准确;但是,这段文字给我的印象极深。绿原虽经公安部门查实他根本没有进过中美合作所,连一天译员也没当过,…  相似文献   
4.
两个路翎     
记得是1987年的夏天,我去北京看望绿原夫妇,却没有请他们引见渴慕已久的小说家路翎,和这位稀世天才失之交臂。 上个世纪50年代初,路翎从朝鲜前线回来,写出多篇受到读者喜爱的小说和散文,掀起一阵“路翎热”,接着是来自指导家的粗暴批评。我当时在驻武汉部队的一个机关供职,匆匆草成为路翎小说《洼地上的“战役”》辩护的文章,题目就叫《一部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的有力作品》,先请诗人曾卓审读,他一口气看完,说基本同意我的观点,要我将稿子寄给在北京的绿原,让路翎也看看。不久,反胡风运动开始,这篇没有刊出的文稿成为我的“罪证材料”,塞进本人分量已经不轻的档案。后来知道,周恩来曾指示胡乔木,应该把路翎这样有才能的青年作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但路翎遭到不公正对待,先后两次入狱,在高墙内苦苦熬过20个春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