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有识之士很注意研究晚明的历史,吴伟业就是集中精力研究明末统治镇压农民起义的史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清初陕北边外禁留地承自明代烧荒形成的隔离蒙汉的黑色地带。乾隆八年,双方在边外五十里一线划出有形界线,称黑(牌)界,该谓附会于烧荒形成的黑色地带,是汉人对边外自然景观记忆延续的反映。黑界以内,伊克昭盟各旗汉族移民的耕地范围并不相同,使得黑界与移民垦殖北界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土地,由此衍生出当时文献未言,却实际存在的所谓黑界地。牌界地是指边墙与牌界之间的土地。伙盘地是移民定居和租耕之地,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白界地一称晚出于民国绥远编纂的文献,实为牌界地的异写,其产生可能与牌借地、白借地称谓有关。陕绥双方对诸称谓的不同书写,反映各自从己方利益和地方本位的角度,对重构清代鄂尔多斯南缘汉族移民垦殖史的不同表达和现实立场。  相似文献   
3.
1939年12月,傅作义军为牵制塞北日军南下,发动包头战役。傅军袭击包头后,日本驻蒙军进犯绥西,1940年1月底至2月初,日军连陷五原、临河、陕坝。日军占领五原后,在关于五原控制问题上驻蒙军司令冈部直三郎与参谋长田中新一之间发生分歧。冈部主张执行战前方面军的命令,在适当的时机从五原撤退;田中则计划依靠驻包头日军支援,通过伪蒙古军、绥西联军以及绥西警备军担当该地区的防务,由此达到将五原一带控制在日本势力下之目的。这一分歧使傅作义军利用日军主力认为达成目的后相继撤回原驻防地的机会实施反攻,并取得了五原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忻清 《世界》2005,(4):65-66
出国留学,接受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培养国际化的眼光,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关键在于你在出国留学的前前后后是否对自己未来的行程进行了有效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张天社 《百年潮》2008,(9):57-63
张学良自青年时代起就统兵作战,半生戎马,未尝学问。在他前期的历史中,有关读书治学的记载很少,他自己也曾对人说,生平不喜读书。此言虽是一句谦词,但可说明他年轻时对读书的兴趣。张学良生性好动不好静,坐下来读书颇为难得。1935年底,当他率领东北军进入潼关,“围剿”陕北红军时,蒋介石为激励张学良的“剿共”决心,要求他阅读记载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史书《绥寇纪略》。1937年1月,他被囚禁溪口时,蒋介石要他精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以热察绥地区为代表的清代漠南蒙古耕地统计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受到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当地的耕地统计是一种制度性的不完全统计。由于政区建置时间较晚,本地土地数字较少受到"原额"的束缚,亩制也相对简单。大部分地区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的是240弓的标准清亩,部分地区在清末使用360弓大亩。当地的耕地数字不仅是征税的依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1940年3月,傅作义将军率部重创盘踞绥西五原之敌军,取得大捷.事后我方报刊宣传称"击毙敌酋水川中将"①.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出版的回忆录、学术论著及报刊登载的文章皆称"击毙日军中将水川伊夫",一些新闻报道还称水川为"日本皇族".  相似文献   
8.
两《唐书·吐蕃传》中刘元鼎入蕃路线的记载,展现了河陇地区沟通中原与吐蕃之间的路线图。河陇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河流纵横交错,刘元鼎在入蕃途中如何在河州渡过黄河,如何在鄯州渡过湟水的路线等方面,鲜有研究。在论述刘元鼎所通过路线的基础上,再现刘元鼎在小川渡(甘肃省靖远县刘家峡镇小川黄河大桥)渡过黄河,以及在小晋兴城(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与白水军、绥戎城(青海省湟源县)两次渡过湟水的路线,进一步明确唐蕃之间的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9.
梳理解析日本陆军关东军部队情况,包括关东军地面部队年度异动统计、航空部队沿革、指挥机关建置、东三省边境工事、冀察绥侵略扩张等,附及日本陆军在东三省军事学校、驻防海军情况。  相似文献   
10.
包头近现代革命活动史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151-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