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前不久,收到由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忠等同志送来的古绢本绘画手卷一帧,想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新馆落成之际展出。受命后,我便夜里挑灯,开始了艰辛的工作。经过对作品落款和题跋鉴定确认,绘画作者系清代画工张伯龙父子。张伯龙,字慈长,福建永定人。擅山水、人物。《图绘宝鉴续纂》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河南博物院对三级品文物进行建档拍照时,发现有一幅清代吴焯绢本<青绿山水图轴>残损极其严重,画芯全部破碎,已无法正常展开,亟需进行揭裱修复.揭裱工作从2005年3月初开始,于同年8月底完成,历时近半年时间,终于还其原貌.在整个揭裱修复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疑难问题,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处理.由于此画揭裱难度大,修复工序复杂,特将其过程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3.
李敖的书房     
李敖开得门来,手里捏一小片馒头.身后飘来排骨香,以及小提琴协奏曲的温暖音色。玄关处鞋柜上.红彤彤40卷精装《李敖大文集》扑面而来,很抢眼。主人说,80岁前要出齐80卷。真能写。鞋柜上方悬一镜框,里面是影印绢本、北宋书法大家周越迄今性一传世的墨迹:跋王蓍《草书千字文》。  相似文献   
4.
《沈荃绢本设色榴葵双寿图》是清代画家沈荃的一幅绘画作品。绢本,设色,修复前该画粘连残损严重,画心残裂绢质酥朽、屋漏水湿、梅雨霉白、卷舒失宜、保存不善、难以展轴。经过展平、清洗、揭托、隐补、全色等一系列修复过程,使这幅佳作最终再现原画风貌。  相似文献   
5.
聂崇正 《文物》2013,(8):84-87
《康熙南巡图》全图共有十二卷,现尚有九卷完整存世,即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和第十二卷,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加拿大爱德蒙顿阿尔博特大学Mactaggart Art Collec-tion等处,其余的第五卷、第六卷、第八卷此前则一直下落不明[1]。《康熙南巡图》卷的正本,均为绢本工笔重设色画,是由康熙皇帝的亲信、"江宁织造府"  相似文献   
6.
李因女史     
洪瑞 《古今谈》2001,(1):21-23
李因,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女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作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享年76岁。她是明末清初苦学成才的爱国女诗人兼画家,善画花卉禽鸟,设色幽淡秀丽,得徐熙、黄筌的遗意,用水墨苍老静逸,直追徐青藤、陈白阳风格,绝无脂粉气,洵是闺秀中一位杰出的女画家。  相似文献   
7.
绢本书画作品的修复有别于纸质类书画作品,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设色绢本立轴为例,因保存不当,该文物石青颜色脱落且原裱件天地头缺失,裱褙脱落,致使出现画心残缺破损、折痕断裂、劣化发脆等严重病害,无法陈列展示。为使文物恢复原貌、延长寿命,更好地收藏展示,上海博物馆运用科学手段,对文物现状进行检测分析,遵循“修旧如旧”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完美修复,采用“细补法”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与保护。通过对《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的现状分析,对每道工序采取针对性的修复与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8.
赵榆 《收藏家》2014,(8):77-78
黎雄才有两幅迥异的画作,一幅是水墨《江上行舟》立轴,一幅是设色《松山一景》立轴。两幅画作虽然迥异,但美术圈内的人士和书画鉴定界人士,却都一眼就看出两幅都是黎雄才“开门”的代表佳作,因为两幅画作既都浸透着黎雄才厚实的生活基础,又都洋溢着他那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明人仿李龙眠绢本人物卷》是国内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由于原件破损较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遭到虫蛀,该画因卷舒失宜,保存不善,致使画面全面受损。修复难点包括清洗、揭褙、拼对与复原、全色等各个方面。通过逐一揭出原破洞重新补配,对折条断裂遂一加固,精细全色,原磨损模糊失神的画意已清晰可见,也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原理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黄公望、倪瓒等南宗大家在通常的认知中以淡见长。但在“四王”仿南宗名家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设色之作,甚至青绿重设色。这种结合看似是“南北宗论”中审美矛盾两极的结合体。作者对这一现象尝试用王原祁的“借色”理论来切入,分析“四王”乃至清初画家群体更大范围的“借色”现象,并进而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