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上山文化的年代存有争议,《浦江上山》断定其年代上限超过万年,但是根据上山文化分期和其他遗址测年数据来分析,上山文化的年代上限有可能落在距今9400—9134年之间。同时,无论是测年数据和陶器类型学,都不能确定上山文化比彭头山文化更早,二者同时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2.
明代宦官之祸最烈,无论权宦如何揽权干政、欺君蠹国,最终还是在皇帝的一纸诏令中败亡,权宦之荣辱皆出自皇帝之意,即"爱憎惟帝意"。明代权宦始终撼不动至高无上的皇权,反而却成为皇权的牺牲品。何以出现此种情况呢?笔者以权宦冯保为个案进行剖析后,认为权宦之间的矛盾斗争是明代权宦不能颠覆皇权反成为皇权牺牲品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3.
贵族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阶层。直到明治维新以前,贵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大和时代的豪族、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也称王朝贵族)、幕府时代的军事贵族。社会发展进程与贵族制度相伴始终,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贵族主宰历史是日本古代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贵族制度的直接影响是强权统制架空了皇权。贵族制度的社会史含义在于,贵族是身份制社会的产物;贵族的根本属性是血统而不是财富;贵族传统塑造了日本人人格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4.
《贵阳文史》2015,(1):27
<正>11月25日,环贵州高速公路南部黔东南、黔西南、黔南三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环贵州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与周边广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等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23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73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出省通道。预计2018年实现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5.
雷戈所著《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一书,认为从秦朝到汉初的思想史发展阶段是中国思想史上皇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成和确立时期,并将其概括为"后战国时代";采用独特的"历史-思想"研究法,从政治制度、官场规则和官吏的政治生活中,挖掘特定时期的政治思想共识,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并扩大了思想史的资料范围;认为秦汉时期生成的皇权主义秩序,把"天高皇帝远"的制度现实变为"天高皇帝近"的观念实存,实现了对人们思想的可控性,从此,思想成为皇权可以控制和规范的领域,达到了有效的思想专制。这是秦汉以降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特征。该书在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思想深度的开掘上,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蓉 《史学月刊》2007,(10):27-33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在汉末名士群体中乃至在民众间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行为、气节鼓舞着当时的士大夫们立身持正,与黑暗政治作斗争.三"李杜"最终都死于非命,预示着东汉皇权与作为政治精英的名士群体的背离,从而也预示着东汉政权的崩解覆亡.同时,三"李杜"树立的道德价值理念,在名士阶层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凯 《中国史研究》2022,(4):88-106
东晋哀帝隆和元年因“天文失度”欲行“洪/鸿祀”,遭臣下谏止,未果而终。“洪/鸿祀”当作“洪祀”,典出《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意即大祀,万民有过,天降六沴,天子以格祀之礼大祀五精帝求得谅宥。因经典依据、具体仪注与先代故事缺位,“洪祀”至东晋时已为杂祀,唐修《晋书·哀帝纪》“史臣曰”强化了杂祀色彩。《通典》杜佑注可证中唐时人对“洪祀”的理解已偏离原典,转变为与鸿雁相关联的“鸿祀”。“天文失度”当指隆和元年十二月戊午朔日食,太史禳祈则指合朔救日礼。升平五年、隆和元年灾异指向,哀帝十二月日食诏及“桓公入石头”童谣,源头皆指向桓温僭逾。哀帝正是以日食为契机,借口合朔救日无效,欲行“洪祀”,意在表明桓温为灾异源头,而他则作为万民代表祭祀五精帝,求取谅宥的同时可端正承统,稳固元、明、成帝再至己的中兴正统谱系。在此意义上,“冀以免咎”实是哀帝欲颉颃权臣,维护积弱皇权的真实心态写照。无果而终后哀帝方回归下诏救日礼,后改元兴宁,并亲行宣示皇权的藉田礼。  相似文献   
8.
9.
10.
宗教文化研究是各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的认知东正教文化各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加以分析,对于了解俄罗斯文化尤为重要。经历千年沉浮的东正教,如今依然存在于世界宗教大家族中,并且其生命力依旧旺盛,但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想要恢复往日的辉煌,可谓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