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技巧卓越的木构形态、优雅实用的组合布局,传统而又绚丽的装潢细节,乃至无处不在的营造思想……像这样的建筑,既包含着巨大的劳动投入,熟练工匠的技巧,也蕴含着微妙的文化意味,谁能想象这样的建筑雏形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就基本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中国史前居住遗址,挑战着我们的解释才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文博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些年公立博物馆所举办的临时展览活动明显增多,同时也取得了比较不错的展览效果。但从经费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临时展览活动却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而这也给公立博物馆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基于此,文章围绕公立博物馆临时展览经费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为公立博物馆加强临时展览经费管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对提升公立博物馆临时展览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田宓 《安徽史学》2021,(1):38-45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水利经费主要由民间社会自行筹措.清末斗捐等附加性税收和赈款开始用于水利事务,但均无定章准则.民国时期绥远省当局以1920年代旱灾为契机,在地方水利事务中承担了更多职能,其制定水利章程,并以报荒地款和工赈贷款等方式筹措水利经费.水利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费则出自受益人交纳的水租.同时,水租有逐渐进入地方财政系统之中的动向.清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水利经费筹措方式的历史演变,反映了近代地方行政和财政体系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政府官方主导修志的模式,决定了各地通志馆修志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而频繁更迭的政局与变动不已的时局,导致修志经费保障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这促使通志馆人士拓展经费来源,并通过自行筹措、社会劝募等方式,推动修志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民国通志馆修志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总体状况,反映了乱世修志背景下地方志编纂经费的演变趋势,彰显了修志经费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贵阳文史》2015,(1):26
<正>贵广高速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高标准铁路,贵广高速铁路作为西南地区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构成西北、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最快捷通道。对贵州交通格局是重要的改善。——陈竹贵州尚属打基础阶段,凡是重大基础建设,都会在贵州发展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顾久  相似文献   
6.
7.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是书院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书院数量众多。书院的支撑要靠经费,徽州地区如此众多的书院经费从何而来?研究徽州书院的经费由来,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徽州书院。  相似文献   
8.
1922年12月1日溥仪举行大婚典礼,当时媒体对此事大肆渲染,一时"宣统大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媒体对于结婚当天情形的报道很多,可是舆论只看到光彩的表面,很少有人了解到"拮据"的溥仪筹钱的辛酸,他向民国政府讨要积欠多年的"优待费",变卖历朝遗物宝物,通过别人救济等来筹集婚礼费。作为一个"皇帝",这应该是溥仪的不幸,可是他应该认识清楚当今的局势,现在已经是民国了,他已经不是锦衣玉食的皇族,现在应该丢掉"皇帝"的外衣,安心做一个民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9.
李沛倩 《沧桑》2014,(4):109-111
义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为贫寒子弟设立的免费初等教育机构。在清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山西义学发展迅速,分布较为广泛,各府州均建有义学。义学的生存发展状况与其经费来源直接相关,本文主要从官府出资和民间捐资两方面对清代山西义学的经费来源渠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刺探情报有一套,是否准确天知道自9月3日出席一场音乐会起,直至10月14日拄拐视察某住宅区止,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公开场合"消失"了近1个半月,引发了国际社会五花八门的猜测、分析和评论。在金正恩"隐身"期间,这些评析或言之凿凿,或欲言又止,显得颇有"来头",但随着金正恩重新亮相,这类信息中相当一部分迅速变成一堆无价值的废纸、甚至笑话,而这种现象在外界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