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会宇 《丝绸之路》2023,(2):161-168
新疆巴里坤团结东路清代墓地出土方补分为前、后两块,大小、形状、图案相同,由主体熊纹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辅助纹样构成。整体采用“三蓝绣”技法,多种刺绣针法并用,在平淡雅致的色调基础上,突出主体兽纹及代表皇权至高无上的“日”纹。纹样大体遵循对称环抱与中心汇聚两种构图模式,体现出“辨等威”的作用。根据图案构成推测,墓主极大可能是乾隆中期至嘉庆时期的五品武官。这块方补充实了出土补子资料,填补了巴里坤出土清朝品官补服空白。  相似文献   
2.
王娟 《四川文物》2015,(3):60-67,82
汉画像石中的菱形类纹样至少有四种起源,形成"菱形纹"和"菱形套环纹"两种基础纹样。汉画像石上在两种纹样基础上衍生的菱形类纹样多达30余种,依据其图像功能可分为"装饰纹"和"符号纹"。汉代之后,菱形类纹样的象征意味逐渐淡化,仅作为一种简单的、装饰性的抽象几何图案被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3.
唐山皮影是是我国冀东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充分展示出冀东地区的人民对于戏剧、美术及雕刻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创新和审美意象。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对唐山皮影造型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4.
樊越欧 《收藏家》2015,(2):57-60
中国被誉为"玉石之国",也是用玉最早的国家。中国玉文化有八千余年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它不但成为了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显著标志之一。玉器的出现,是漫长的石器时代人类以石为工具的生产实践的结果,玉器是石  相似文献   
5.
秦树景 《民俗研究》2015,(2):148-154
婴戏纹是一种以孩童玩耍嬉戏时的生动形象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与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间百姓朴实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的情感表达符号。婴戏纹最初以民俗观念中的祈子求福为基本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世俗心态与审美理念的变迁,其吉祥内蕴不断丰富扩展并促使自身形式结构逐渐完善。明清时期的瓷绘婴戏纹,在原初的祈子含义之外以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对生命及生活追求的几乎所有吉祥祈愿,且由于受到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本身蕴含着深厚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徐艺乙 《民俗研究》2007,1(3):68-86
过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造型不同、材质各异的器物默默地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平凡的器物与中国传  相似文献   
7.
塔魂     
黎黎 《旅游纵览》2007,(9):20-22
<正>古塔,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在地理历史的典籍里读到过它,在历史学家的演讲中听到过它,在方寸的屏幕上看到过它。我国偌大的版图上遗留有很多古塔,这些风格不一造型别致的塔深深的吸引着我,因此每走过一片土地,古塔便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清,乾隆。高34.5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8.5×12.5厘米瓶直口,短颈,溜肩,颈肩相交饰对称绶带耳,扁圆腹,腹中心凸起呈球状,椭圆形圈足。通体以青花为色,口部绘变形莲瓣一周,莲瓣内绘八吉祥纹饰,腹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相似文献   
9.
关健 《文物世界》2007,(2):23-25
瓷器纹样是指瓷器在制作过程中以外加的技法手段施以纹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美化器物。中国古代瓷器的纹样装饰,盛行于宋元时期,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常用的纹样的装  相似文献   
10.
胡建 《文物世界》2007,(5):11-16
当考古工作者打开南越王墓的西耳室时,许多的车马器具散落在地面,犹如钮扣大的马饰达数十件,节约表面铸造的熊纹饰非常醒目,可爱的熊首图案颇具动感活力(图一)[1]。时隔数年,在相距不远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也发现了熊图案,在宫池堆积层有一块长条形空心砖踏跺侧面模印出这种立体感很强的熊纹造型(图二)[2]。在汉代礼仪用器、画像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