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是秦基伟将军(1914—1997)诞辰100周年。秦基伟将军是我军著名的开国将领,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展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是当代革命军人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2.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诗歌,作为文学领域最敏捷的轻骑兵,一举冲破十年的禁锢奔突而出。从1977年1月追思周恩来总理开始,整个诗歌界进入最活跃的创作期。1979年1月中旬,中国作家协会和《诗刊》编辑部在西苑旅舍,召开"文革"后第一次有全国老中青三代诗人参  相似文献   
3.
1950年,笔者在沈阳的一个国有企业任团委书记,曾组织团员观看大型歌剧《星星之火》。《革命人永远是年青》这首歌是其第二幕"穿过密密的黑松林"中的唱段。其成功之处,不仅在简短歌词中反映革命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在音乐构思上也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调,旋律起伏变化,亲切感人,采取二重唱形式,更增加其感染力。歌剧之后,各文艺团体相继上演,《星星之火》先后演出400余场。后来歌剧停演,这首歌  相似文献   
4.
王艳丽 《神州》2013,(35):38-38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酒与文人以及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酒”不仅是作为一种消遣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催化剂而存在在文人与文学作品之中。饮酒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一种寄托,同时它也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在文学作品中为后世所知晓,文人在畅饮之时创作出了寄托他们精神的传世之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成为这一时期文人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5.
顾久 《贵阳文史》2010,(6):8-11
重提李端禁.不因为他曾位居高官.不因为他是贵州走出去的历史名人;更绝非是要把他塑造为神坛上一个僵化的偶像。而是希望今天的人们看到这样一种精神理念.感受李端禁的精神境界、他的见识、他的人格。如何把李端菜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他真实地活在这个时代.把他视作我们身边的一个长者、一个朋友.把他的信仰内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人格力量.是我们重提李端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象 《炎黄春秋》2006,(3):11-17
2003年3月15日,李雪峰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堪称世纪老人。  相似文献   
7.
杨元美 《山茶》2009,(7):13-13
香格里拉是一个梦境。都市人将猎奇的镜头对准幽深的河谷以及傈僳族的村民.在他们眼中.这便是远离红尘的净土。而当水坝斩断了江水.山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纪念品商店,牦牛被装饰成华美的坐骑.人们不禁慨叹:香格里拉早已变味了。  相似文献   
8.
邵鸿烈 《古今谈》2009,(3):64-69
如果说道德操守是指一事当前为谁做、为什么做,在工作与生活中以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处理同他人的关系、分享成果;那么,才、学、识则是做什么与怎么做。其中,识是决策层面的,才是操作层面的,学则是三者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07,(3):F0003-F0003
石涛说:“‘我有我法’,‘我’乃自我精神,‘我法’乃我的精神统帅下的法,我家法必然打上我家精神的印记。”也就是说画家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精神境界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与哲学家,一个在红尘中摸爬滚打、为创造财富而殚精竭虑,另一个却专注于思索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似乎很难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