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东水口遗址位于辽宁长海县广鹿岛东部沿海,1933年首次发掘,2012年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分两期,第一期没有发现遗迹,陶器全部为压印之字纹筒形罐,与小珠山下层文化相同。第二期仅发现一个灶址,陶器主要为刻划纹筒形罐,与小珠山中层文化相同。由于遗址被破坏严重,未发现小珠山上层堆积和遗物。  相似文献   
2.
徐峥晨  金英熙 《沧桑》2014,(1):111-113
小珠山二期文化过去和小珠山一期文化一同被视为小珠山下层文化,其文化性质一直比较模糊。2006年至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对小珠山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证实了两者有地层上的叠压关系。本文主要围绕小珠山二期文化的筒形罐特征,通过对比后洼上层文化和马城子B洞下层文化,对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年代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形制特点,从考古发掘报告中整理出595件有详细尺寸信息的筒形罐进行统计分析。从口部、腹部和装饰描述了外观形状特点,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口径与底径、口径与通高的构造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文化时期筒形罐呈现明显不同的形制特点,而每个文化时期筒形罐的口径与底径、口径与通高在制作时均遵循了一定的比例关系,构造关系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试论赵宝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考古学报》2008,(2):121-140
目次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二重要遗存分析三分期与年代四赵宝沟文化的渊源赵宝沟文化是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确立以后,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分布范围、文化属性、陶器分期、类型划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较为普遍,但红山文化积石冢却鲜有介绍。通过对赤峰市喀喇沁旗发现的7处红山文化积石冢分布情况、地理环境及采集遗物进行详细介绍,对积石冢典型器——筒形器及其他实用器进行分析,比对与相邻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相互关系,探索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积石墓的渊源,为研究红山文化积石冢、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以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小珠山二期文化过去和小珠山一期文化一同被视为小珠山下层文化,其文化性质一直比较模糊。2006年至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对小珠山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证实了两者有地层上的叠压关系。本文主要围绕小珠山二期文化的筒形罐特征,通过对比后洼上层文化和马城子B洞下层文化,对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年代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存常见有一种特殊用途的筒形器 ,对其功用说法不一 ,本文以筒形器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对其功用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筒形罐系统是新石器时代北中国地区重要的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中期,筒形罐系统一度占据着太行山东麓的广袤区域,使得筒形罐系统的领地从东北地区拓展至冀南豫北地区,并且形成了具有明显过渡类型色彩的磁山文化。此后,随着东方釜鼎系统和西方仰韶系统交替占据黄河流域的主流地位,迫使筒形罐系统的南部前沿从冀南豫北地区向北退缩至燕山—西辽河一带,筒形罐系统此后的空间拓展方向也转向了东北腹地。在此背景下,燕山南北成为筒形罐系统与中原文化频繁接触、融合的新地带,先后产生了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强势文化支系。可见,黄河流域的文化格局不仅改变了筒形罐系统的空间拓展方向,而且直接加剧了筒形罐系统内部各支系间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所谓的"金龟山一期文化"进行了正名,通过对陶器形制和纹饰特征的比较研究,具体界定为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的晚期阶段,同时也简明的重申了作者将兴隆洼文化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地方类型和四个发展阶段的一贯观点。  相似文献   
10.
江阴祁头山遗址发掘迄今,引起学界广泛关注,遗址对于探究早期太湖地区聚落考古的文化传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出土陶器、玉器的形制、工艺及其内涵分析,祁头山遗址均体现出明显的多文化因素,加之本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使得祁头山与典型的马家浜文化存有较大差异,可视为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祁头山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