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特殊状况,指出隋代北方铭刻的主要成就是逐渐摆脱了前朝篆隶书体而形成了楷书书体,南方的纸书在跃出章草畦径的过程中初步酝酿出草书的章法,楷书已成熟定法。“书”之所以能够有“法”并且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是因为隋代完成了“普法阶段”,最好的例证就是智永和隋贤的存世之作。  相似文献   
2.
整理古籍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至于其它都在其次。这是我阅读黄源老先生新著《<急就章>还真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的感受。在我看来,黄老《急就章》整理本已达到“还真”或“复原”的学术与艺术境界,在章草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黄源先生,字子渊,号武陵源,1915年5月出生于湖南常德一耕读世家。自五岁起即由父、祖严教,攻读国学基础知识,临摹书画作品。大学他虽迫于生计读了医科,也成为医学院的教授。但从性情上说,他似乎更亲近于文史,特别是书画。只有书画才是他的最爱,并始终贯穿一生。1985年他被…  相似文献   
3.
蔡显良 《东南文化》2000,(3):117-118
尹湾汉墓简牍上的隶书有三种体态,皆波碟分明,结字规范,形态统一,笔势流畅,已是成熟意义上的字体。汉初纷习隶书,至西汉中期,隶变在宦民合力下完成,故汉隶的定型成熟是在西汉中期。《神乌赋》章草线条有力,技法娴熟,完全是成熟之章草,其定型也应在西汉中期。  相似文献   
4.
钟东 《岭南文史》2002,(2):7-10
余结缘于书艺,亦有年矣,虽未有成,而好之痴之乐之者不减。近二年临习章草,于章草之难,略知一二。有幸从陈永正老师闻知莫仲予先生,复于展厅、画册零星观其法书,虽未拜望其人,而心甚敬仰。睹其《章草书法集》,卓然成家矣,为之欣忭,为之倾倒。今将赏会之感,陈之于此,供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5.
章草及其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字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隶书及其俗体——章草遂被取代。  相似文献   
6.
莫仲予先生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诗坛和书坛耆宿他的《留花庵诗稿》和《莫仲予章草集》最近由香港创慧文化和岭南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其中《留花庵诗稿》收入他近70年来的诗作300多篇,全部由作者用行书誊写读者从中既可欣赏他那雄浑古雅的诗,又可欣赏他那秀逸洒脱的书法。《莫仲予章草集》收入他的章草作品60余幅:为了探讨诗词书法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莫仲予诗书艺术研讨会暨《留花庵诗稿》、《莫仲予章草集》首发式”。现将研讨会和首发式上部分学者、诗人和书法家的发言选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