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西藏研究中有一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在西藏主权归属、活佛转世制度等问题上提出各种"学说",其本质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为"西藏独立"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分析了这些谬说的内容、本质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讲的藏传佛教高僧,是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问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青海郭隆寺第二世土观活佛——罗桑确吉尼玛(公元1737—1802)。历史上郭隆寺及历辈土观活佛与清朝中央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732年该寺重新修复时,雍正皇帝钦赐寺名为佑宁寺。后来又迎接章嘉活佛和前一辈土观活佛阿旺却吉嘉措等到北京,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土观本人也应诏入京,次年(1763年)敕封静修禅师,得到无比荣宠,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格鲁派在甘、青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暮鼓晨钟的宗教生活为西藏披上了神秘面纱。在数千公里的青藏、川藏线上,随处可见信徒以磕"等身长头",即每走一步便全身俯地的方式行进在朝圣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拉萨老城中心的大昭寺,那里供奉着由文成公主请到吐蕃的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公元7世纪,佛教分别从印度和大唐王朝传到吐蕃,并仅仅用了200多年就代替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成为当地主要宗教。第一位活佛的诞生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为解决教派和寺院首领传承问题,依据西藏古老的灵  相似文献   
4.
《西藏人文地理》2006,(1):160-160
200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2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格达活佛》于12月在央视一套隆重推出。该剧取材于五世格达活佛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著名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格达活佛在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和解放军进军西藏过程中,为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慷慨赴难的动人故事,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5.
“加牙”二字是藏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我问过了许多人,始终也没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唯一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是第一位加牙活佛就出在这个村,所以后来这个本名已不可考的西北平原上的小村落便一直延续了“加牙”的名字,直到如今。在湟中塔尔寺,住有加牙活佛,至今已传承到了第十四世。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乾隆时期宫中修建的具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建筑,雨华阁对清代宫廷佛教图像学研究及相关神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佛堂内挂供的唐卡与佛堂本身宗教象征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得到系统研究,本文意图通过对每层每组唐卡的排比分析揭示出图像的宗教意义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阐明雨华阁唐卡陈设的指导思想,并说明其陈设与章嘉国师《诸佛菩萨圣像赞》一书的编辑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藏》2001,(5):59-59
赵清阳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二期上的章,专门研究了热贡艺匠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热贡艺术独特的配料、绘画、绘金的科学方法。章说.热贡艺术始于元代.在这一发展历史中.热贡地方出现了许多久负盛名的名工匠。仅隆务寺第一世夏日仓活佛时代.就有最名的画匠年都乎噶吉、着龙、扎西、克知布恰宝、核日布扎西等等画师,18世纪到19世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14日中午,阳光普照的高原古城拉萨祥和、宁静。位于市中心的班禅行宫雪林多吉颇章大院内法号长鸣、香烟袅袅、佛乐声声,来自拉萨各大寺的僧人代表和拉萨信教群众代表以藏传佛教最隆重的礼仪欢迎十一世班禅的到来,表达拉萨各族各界人士和僧俗信众的良好祝愿。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世班禅的经师、藏传佛教界德高望重的波米·强巴洛珠活佛于公元2002年11月20日(藏历水马年十月十六日)凌晨5时30分在拉萨大昭寺圆寂,享年83岁。波米活佛生前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政协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等重要职务。 波米活佛的圆寂,使藏传佛教界失去了一位潜心修法、守持戒律的高僧大德,使广大信众失去了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好活佛,使党和政府失去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0.
<正>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relies on a combination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Tibetans' basic opinions of and attitudes towards incarnate la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