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改革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续志不仅要充分记述和反映这一伟大实践,而且要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永不退休”的邵逸夫,还是在2011年岁末最后一天退休了。104岁的世纪老人,终于卸下所有职务,成为名副其实的“逸夫”。这是华人世界里很难超越的传奇人物:由他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迄今出品影片超过一千部:他退休离任的香港厂‘播电视有限公司(TVB),在香港历次收视火战中屹立不倒,制作节目行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华语影视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大这个躬字发生联系:由他创办,以他名字命名的“邵逸大奖”,有东方诺贝尔的美誉;热心慈善公益的他,迄今已经向内地教育捐助超过33亿港元;在内地人小学校,随处町见“逸夫楼”:为表彰邵逸人对内地教育科技事业的页献,中国政府将一颗1990年发现的行拦命名为“邵逸火星”……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改革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续志不仅要充分记述和反映这一伟大实践,而且要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4.
顾迈男 《百年潮》2011,(5):67-71
2011年2月26日,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北京逝世。在20世纪80年代,这位青年时代曾远赴重洋学习研制原子弹,最终却在自己的祖国圆梦的核物理学家,曾经对我详细地讲述了他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心路历程,至今想来,仍然让我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5.
"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大公无私,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社会主义精神,是团结协作,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就"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启示做一简略探析。  相似文献   
6.
杨培青 《百年潮》2011,(11):24-31
我出生于山东的教育世家,本想长大以后或学水利,或学教育。但按照组织的安排,1956年起我到苏联学习了6年的计算机专业,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由此与中国科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工作,专门研究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比较。1983年10月至1984年12月,我担任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体制改革组负责人,1985年初,调到国家科委工作,先后任国家科委综合局副局长、科技干部管理局局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春  蒋龙  姚芳 《百年潮》2008,(11):56-59
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