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合法性压力下由官员任期引发的中国运动型治理是制度性与周期性的。基于连任或晋升激励的官员借助垂直化管理,使得国家运动成为常态。中国权威治理基础经历了从个人的克里斯玛到组织的克里斯玛的转变。组织的克里斯玛通过对岗位任职条件的特定描述并以官员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官员因其职业激励选择出任阶段为最佳时机,通过对上级负责与掌控科层制的便利,以达成超常绩效,推动局部性的国家运动谋求为连任或晋升,进而形成以任期为周期的国家运动趋于常态,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高歌 《旅游纵览》2013,(7):342-343
本文从微观政治的视角比较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沟通模式与统治形态:在乡土社会中,扎根于土地的世代凝聚感形成了基于言传身教的教化沟通模式模式和长老统治的权力形式,权力分异的基础在于对当地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否熟悉;而在现代社会,择地而居的生活状态常常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来形成沟通符号的普遍性,因而形成了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式沟通和科层制,并以对某一专门领域知识的陌生与否作为权力分异的基础。由此,本文指出,微观解释对传统社会的回溯之所以能够成立,在于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取向,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通过对文化的重新阐发而发现了新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局”与晚清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峰 《安徽史学》2007,(2):49-53
"局"为应对19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兴政务而设,因此从局的发展和变迁,可以看出晚清近代化的步伐.局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局的初步兴起.为了应付1853-1874年间的王朝叛乱,筹款和军需之局在战事中大量兴办.第二阶段为民政事务的局大量兴起.战后,为了恢复地方秩序,局由战事转为民事,其维护了地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上海、汉口等初兴城市的地方自治.第三阶段,局成为国家官僚体系的组成部分.戊戌维新后,局在兴办农工商事务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清末新政改革,正式以局为国家官制改革的核心.局的兴办模式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军幕制度到委绅设局,再到科层管理,局的成熟终于成为现代文官制度确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肖斌文 《区域治理》2021,(1):174-176
"第一书记"政策是新时代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制定和施行过程中,该政策呈现出纵向权威压力、横向协同分工、制度化和非人格化等科层制特点.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第一书记"采用跨级别、跨部门、注重主观性等运动式行动逻辑,以弥补科层制的不足.这种科层制与运动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