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唐代,科举的录取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来自当朝宰相的干预则普遍而强大。宰相对科举录取的干预分为制度内和制度外两种形式,它们相互独立排斥,此消彼长,形成了科举制度史上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
科举是建文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文治"的具体表现。然而,《明实录》书写的建文朝科举,既缺乏三级科举考试的正面记载,又大体上掩盖了附传传主建文年间科举中式的信息。本不属于政治敏感性问题的科举史事,因其体现了建文帝泽被天下士子的恩典、妨碍了朱棣"文治"的弘扬,遭到了《明实录》的排斥。这表明实录对建文历史的讳饰,不只限于政治敏感性问题,而是一切有利于建文帝形象的史事。值得注意的是,史官在实录编修中采用春秋笔法披露了建文朝科举的蛛丝马迹,使得相关史事并没有在"国史"话语体系中完全被湮没。这反映出史官与君主在建文历史的认识、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此种现象并非晚明才出现,而是明初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3.
收录在《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的冯克宽《使华诗集》二种,是研究中越古典文学交流的重要文献。其间有几个重要人事问题值得认真考索:一、冯克宽本非越南科考状元,然诗集阮朝抄本署名却冠"状元"二字,乃是越南汉文笔记小说中状元崇拜和抗衡北方中国王朝的民族心态日益增强的结果。二、为冯克宽诗集作序的是杜汪,字钝夫,而非汪钝夫,他是越南莫、黎纷争时期与明朝打交道的重要人物。三、附抄的明朝李先生《百咏诗》,是陈献章弟子李孔修所作,现仍存于《广东文献三集》,清阮榕龄的三条怀疑实为无据。该组诗大约在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传入越南,乃非经典中国文学文本传播域外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4.
洪少霖  戴涵琦  蔡永怀 《旅游》2015,(4):100-103
古街老巷的时光,属于童年,属于记忆,也属于一个城市温暖的慢时光。泉州的古建营造技艺传承千年,有着显明的特殊性。自晋代永嘉年间,部分衣冠士族便南渡入闽,沿泉州晋江两岸聚居。他们不仅带去了中原文化,也在泉州传播起原本属于中原的建筑文明。有这么一句形容泉州城的话:"半城烟火半城仙"。据资料统计,历史上曾经出现在泉州市区的寺庙有500座以上。可以这样说,泉州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至少都有着一尊神佛存在,而且那尊神佛都长年甚至数百上千年在那儿享受人间烟火。泉州人,大都就那样与神佛相近而  相似文献   
5.
非凡之世,定有非凡之人。唐太宗李世民执政23年,之所以被誉为"贞观之治",就是因为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当仁不让作顶层总设计师,锐意改革,堵疏废立结合,平抑皇族宗室及门阀豪强既得利益阶层,打开庶族和寒士上升通道。此改革打破阶层固化,让社会各阶层人凭能力上下充分流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循环,极大激发全民创造力,成就大唐盛世梦。一、消藩降爵减俸,平抑皇族宗室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面对贫富严重  相似文献   
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一个画面对赶考士子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以至于科举入仕成为士子们所奋斗的目标.而能否顺利进京考试,通关证明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政府特意为赶考士子出具一份关卡证明——护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士子从出发地到京城所通过的关卡,不受任何阻滞拦截.于现今来说,类似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这样一种证明在现今已很少见,尤其是纸制文件,更是难得.为此,文章将对同治年间的一张护票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黔东南"苗疆"的有效管辖,遵循了"治国以教化为先"的思想,并结合黔东南"苗疆"的不知礼义、经济文化落后、"难以汉法治"的实际,对既定的科举制度进行变革与变通,即在黔东南"苗疆"开设"苗科"考试、"设苗籍进取之例"、推行灵活考生户籍资格管理、增加科举考试中儒家经典的内容等地方性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汉族人口的入迁、激发了黔东南"苗疆"民族子弟学习儒学的热情,增强了黔东南"苗疆"人民对中原儒家文化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清政府在黔东南"苗疆"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8.
北宋名臣吕惠卿撰写的《孝经传》久已亡佚,本文的目的是据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草书译本窥见吕惠卿原作的基本内容。文中分析了吕惠卿的序言并尝试解读了《孝经传》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五刑》、《广要道》五章,讨认了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吕惠卿的几个职衔以及西夏中晚期教育的基本情况,指出西夏政府从来也没有以《孝经》为代表的中原典籍译本作为正式颁布的科举教材。  相似文献   
9.
李传玺 《江淮文史》2007,(5):155-164
皖籍状元第一人到底是谁在前面"旧事之一"中,已经写明皖籍状元第一人是李群,这也是研究安徽科考史的人的共识。但前不久我在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讲授"状元的故事"时,当我讲到唐朝著名  相似文献   
10.
李传玺 《江淮文史》2007,(4):148-156
在前面我们说到皖籍状元时,曾概括伍乔、舒雅、邱旭、张孝祥、吴潜是文学家,后两人还是著名词人。伍乔和舒雅在文学上的贡献我们已经介绍,邱旭仅留下了一个简单的名声。据《十国春秋》记载,"邱旭,后主试《德厚载物赋》,擢第一人。"除此之外,一切均无从寻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