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古发现的汉代漆器"锥画",是用作画工具"锥"来命名的艺术形式,称为"针刻"欠妥。锥画发明于战国时期,但尚未见到实物。汉代漆器锥画高度繁荣,大量汉代锥画漆器陆续出土。三国至唐时期,锥画鎗金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及至宋元,漆器锥画鎗金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发展到明清,锥画鎗金多与其他漆器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出千文万华的漆艺局面。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壶井荣的《蒲公英》被认为是一篇表现反战题材的散文。本文试图对该作品的文体及其主题作一考证和辨析,认为《蒲公英》是一篇小说,其主题具有多元性。本文还对该文译者身份作一点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3.
“磨喝乐”是宋代七夕节的祭物,起源于唐五代时期,盛行于宋代,流传至元明。其作为我国各大博物馆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器物,包括泥质、陶质、木质、玉质、金质等多种材质,普遍表现为童子形象,以童子执莲形象最为典型。关于“磨喝乐”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主要分歧在于“磨喝乐”一词的字音、文化含义及其艺术形象三个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磨喝乐”的形象为美丽可爱的童子与莲荷组合的造型,但是目前关于“磨喝乐”形象变迁的脉络依然没有理清。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书籍整理运动,也使书籍文献遭受巨大破坏。除查禁书籍外,一些碑刻遗文亦遭受厄运。乾隆四十年代初期,经马兰镇总兵奏请,在直隶、山西、盛京三省掀起一股磨改“违碍”碑碣的浪潮。三省各派专人,逐地勘核,根据对象性质和材质不同,或磨毁石碑,或改刻碣文,或更换村名,或熔铸铜像。相较于禁毁书籍,磨改碑碣将目标深入到当时社会的最基层,成为清朝思想文化控制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民间文献的存续和民俗文化的流传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四库》禁毁行为的一次扩展和延伸,标示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朝廷控制地方社会的手段愈加多样,控制地方社会的程度愈益深入。  相似文献   
5.
周游 《文史天地》2014,(7):43-46
正后唐太祖李克用临终时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遗言:"我给你这三支箭表示我有三个仇人。一是朱温,这就不用我多说了;二是刘仁恭,我当年举荐他当官,他竟投靠朱温;三是耶律阿保机,他曾和我结拜兄弟,竟也投靠朱温。恶气不出,我死不瞑目!我希望你代我用这三支箭射杀这三个人!"李存勖含泪点颔,于是将这三支箭供奉于家庙,每次出征就取出,带着上阵,战后又送  相似文献   
6.
自贡以盛产井盐闻名退迩,被誉为"千年盐都"。至今,在自贡民间还流传着"自流井盐井多如麻筛"的说法。正是凭借这数以万计的盐井,才使地下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促进了盐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百业的兴旺和都市的繁荣。作为创造自贡辉煌历史的遗迹,一些古盐井仍然保存了下来。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燊海井、东源井和吉成井。  相似文献   
7.
《旅游》2004,(4):46-49
很多年前,西双版纳的曼井兰是个安静的傣族村寨,两边还有绿油油的稻田。但是曼井兰太靠近城市了,终于有一天被城市吞噬,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田地没有了.公路取而代之。习惯于劳动的傣家人就利用自家的竹楼开起傣味餐厅来,生意火爆一时.据说还上了当时的美国《国家地理》。金发碧眼的老外们常常徘徊在附近,打听“Manting Lu Road”。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9.
再见拉萨     
再见,拉萨!那初春的宗角禄康,薄薄的嫩绿罩染着树梢。上百只鸟儿刚又掠过天空,又静静地飘浮于湖面。我没能看见布达拉宫那动人的倒影,却遇见了满树的繁花。很多人喜欢这高原上干裂的季节,就像他们,平日里总会来这里消磨些时间,在这样的午后慵懒地倚着湖光山色,发着呆,寂静无言却也恬淡温暖。人潮流动,却听不见喧嚣与嘈杂。所有的转经筒都在晨光里摇动,像是一声声清脆的音符。清晨的八廓街,阳光散发着动人的金黄,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行走在转经道上。  相似文献   
10.
地处荒漠之中的七角井古称七个井子,是汉唐时期的重镇。到了清末,这儿储量丰富的盐开始供应西域,1962年,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建工师、兵团哈密管理局、哈密专区纷纷来到这里开发盐,形成了几个盐场,古老的七角井焕发了生机。20世纪80年代,这儿人口最多时竟有五六千人。1984年成立七角井镇,1993年撤乡并镇,在五六十年代绘制的新疆地图上,可以看出它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当时兰新公路沿新疆的东大门哈密下行至七角井,由此分为两路,一路至木垒,一路至吐鲁番,由此进入南北疆。1978年,国道312线避开七角井改道南移,1996年,这里的住户陆续迁至距哈密20千米的七角井镇开发区,这个往昔的重镇彻底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步步走向荒芜,演变成了只有3个人的古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