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艾绍强  卢现艺 《华夏地理》2006,(10):142-163
留不住土,留不住水的石漠化给贵州的生态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地人不得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战天斗地,但人口的增长却让脆弱的生态加速向石漠化演变。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当地人该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王庄布依族苗族乡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坡地多,山间坝地的漏斗形地貌多,石头多、地块破碎是这个乡土地的显著特点。由于全乡地势四面低而中间高,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和土地石漠化,所以缺水、缺粮、缺钱是长期以来困扰王庄乡发展的三大问题。由于我的父辈们都在王庄生活过,所以我知道王庄是一个缺水的地方。父亲说他们居  相似文献   
3.
易大卫  熊康宁 《旅游纵览》2014,(4):31-32,51
贵州是一个亚热带强烈喀斯特化的高原山区,喀斯特不仅在中国和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成为贵州最重要的基本省情之一。特殊地质地貌形成特有的农耕文化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变迁,在制约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逐渐朝着良性发展方向前进,并通过乡村旅游新型产业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省民国时期档案与相关资料的分析,依据各县"不能生产之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百分比,把相关39县划分为四个程度不同的"疑似石漠化"地区:重度石漠化地区(≥50%)、中度石漠化地区(<50%≥20%)、轻度石漠化地区(<20%≥5%)和无明显石漠化地区(<5%)。民国时期,毕节地区东部、安顺市、黔西南地区、铜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除了铜仁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状况与今日的吻合。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程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反映人类活动是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地区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高度吻合,反映了石漠化的自然成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开发目的,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影响因赤,并建立问题假设树对社区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是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模武的成功与否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他对幸福也没有概念,只有感觉与体验。感觉与体验的幸福,于他才是最真切最温暖的幸福。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资深美编程明飞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挂断电话后,他告诉我:是宋培伦打来的,他在花溪石板镇芦荻村发现了一个让他"五体投地"的山庄,一个长者用三四十年时光打造的神奇山庄。3天后,我们便在宋培伦陪同下  相似文献   
7.
明代至清初贵州交通沿线的植被及石漠化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明清方志、游记、朱批奏折,以"移步换景"的视角,考察明代至清初贵州交通沿线的植被分布及变迁,并从石漠化地表景观、石漠化敏感性影响因子及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现状的对比等角度解读文献中所见的石漠化现象。结论认为,明末清初今贵州安顺、镇宁、六枝、盘县、普安等地已产生石漠化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