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湖南文史》2014,(2):41-41
按照全国政协征集为主、抢救优先、充分利用、服务社会的要求,湖南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决定自2014年1月起,面向社会征集湖南“文革”和湖南“知青”两个题材的文史资料。稿件要求具有“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即根据自身经历与见闻回忆、撰写的真实、详尽、鲜为人知、有史料价值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有与稿件内容相关的历史照片尤佳),稿件字数不限,请附作者简介。来稿质量符合征集要求者,或建档保存或出版刊用,均给付资料费或稿费酬谢。  相似文献   
2.
萧寒 《江淮文史》2014,(6):160-165
正1916年,山东滨县人吴福永创立"道院",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和平民等。办会宗旨以道教为主,信奉自己所创造、能超越各宗教的所谓老祖。红卍字会就始于道院。红卍字会会旗上的那个"卍"字,原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胸前的一个符号,表示"吉祥万福"和"吉祥万德"的意思。因此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慈善团体红卍字会就选中了这个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用三根经线和三根纬线组成的卍字作为自己的标记。1921年钱能训、杜秉寅、李佳白  相似文献   
3.
叶辛 《百年潮》2008,(10):54-58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上到下,没有考证过是从何年何月开始,除国家法定的节日外,又连接不断举办各种名目繁多的“节”,大有相互攀比,遍地开“节”花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插队的日子     
与风搏斗 1965年9月25日,我们益阳市35名下放知青,被集体安排在沅江县复兴公社富民大队十二生产队。十二生产队是因知青集体插队而组成的,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为新建队。贫下中农用泥砖竹木芦苇和稻草为我们知青盖了房子。大屋子有十多间房,上面盖着厚厚的稻草。  相似文献   
6.
方志办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倩 《陕西史志》2005,(5):17-21
本文主要结合方志办工作的要求,配合方志办资料室发展的方向,概括性地解释了地方文献的特征以及存在形式,并通过这种认知和了解,从而针对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论证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缅怀了名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在爱国奉献、参政议政、地质找矿、科技述、兴办教育、教书育人、统一战线等方面的业绩,以及他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知青”作为特定时期的专有名词,已经跟随那“火红”年代的潮涨潮落,封存在历史的一角。然而,有过这一经历的人,常勾起对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饱含辛酸的日子。——题记  相似文献   
9.
周宇 《贵阳文史》2009,(2):56-59
侯隽是北京人,1943年出生,1962年7月高中毕业后自愿下乡插队,全国城市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和著名劳动模范。著名演员黄宗英曾发表过一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这篇文章让侯隽成为60年代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文博事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它要求我们把博物馆教育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把握,把"以人为本"作为博物馆的办馆宗旨,博采国内外博物馆之长,拓展博物馆教育思路,加强国内与国际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更多、更好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陈列、展览,从而在全民脑海中树立博物馆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