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隋唐时期塔里木盆地四个主要城邦国家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在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物质生产都在继承各自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进步,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领域也有了重大的历史变化。其中疏勒还发生了碧瞳人入主其国的人种变异,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的变动尤剧。龟兹、焉耆各自经历了一段突厥化的过程,入唐后又受到汉文明的强烈影响,出现了推发型逐渐取代剪发型以及大乘佛教自东返传并且转盛的新趋势。于阗大乘佛教一度中衰而后复兴,仍占主导地位,汉语文与汉历法都已溶入当地文化。龟兹乐、疏勒乐、于阗乐的分野显现了城邦诸国的文化差异。龟兹乐的源头是印度北宗音乐;疏勒乐的源头是被斯袄教音乐;于阗乐不用琵琶则反映了一种西域古乐种的历史延续。此外,城邦诸国的节日、娱乐活动的异同亦共同印证了作为丝路中枢的西域地区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引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这个土地面积只有2.41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随着疏勒河的一次次摆动,形成了广阔的昌马冲积扇面。在这个冲积扇面的边缘绿洲上,分布着无数人类文明的历史印迹。这些像谜一样的文化遗迹,能够保存到今天,弥足珍贵。由于瓜州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各民族在瓜州广阔的土地上,遗留下了众多的古城遗址,瓜州县也就成了中国保存古城遗址最多的县份之一。  相似文献   
3.
脱库孜萨来寺院遗迹位于现在新疆图木舒克市,是古代疏勒国和龟兹国交接之处.20世纪初,法国学者伯希和在该遗迹发现几件佛教故事塑像,至90年代,由法国学者考证其内容.这些塑像为研究佛教故事图在丝绸之路的流行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将这些佛教故事塑像的题材内容和造型与龟兹境内的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比较,试图探讨西域佛教交流的一端.  相似文献   
4.
7世纪中叶的一天,疏勒人裴神符怀抱中原罕见的乐器——琵琶出现在长安街头,神情落寞而孤傲。  相似文献   
5.
疏勒”、“佉沙”地名分别源于突厥语的和(口厌)哒语的。前者为最古老的地名,地望在今疏附县西北被称为“苏尔拉厄”( )的村庄;后者始于北魏,城筑于611年,地望在今喀什市区。二者都曾被用作地域性名称,均是由王都所在地的具体地名扩展为地域性名称的。两地名的更迭,是操两大语系语言的族群入居该地的直接反映。自汉代开始,两地便已成为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以及汉藏语系居民的交汇之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