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宏  刘志光 《百年潮》2015,(3):64-68
20世纪50年代留美学者的"归国潮"有两次,第一次从1949年8月新中国即将成立开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发布明确禁止学习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离境的法令为止,共约950人归国。第二次从1954年7月美国逐渐放松和撤销对中国留学生的禁归令开始,到1957年中国大陆开展反右运动为止,共约200人归国,此后回国风潮消退,归国者成为个例。至"文革"前,两次"归  相似文献   
2.
中国留美幼童的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赞勋 《炎黄春秋》2004,(11):35-37
今年是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先驱、晚清幼童美计划(Chinese Educational Misson,CEM)的导者、组织者容闳博士从美国耶鲁大学毕,并登上"欧利加"号(Eureka)船启程回国150周年。1872-1875年,即距今约130年,闳带领的120名幼童分批踏浪东行,负笈美。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史的第一页。“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这是闳回国时怀抱着的夙愿,也是他殚精竭虑,生追求的事业。他苦心孤诣为之奋斗,历时8年,终于获准由清廷设立驻美和驻沪的“幼出洋肄业局”,从…  相似文献   
3.
读经幼童     
黄圆 《贵阳文史》2011,(3):26-26
“我们期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要善良.具体到孩子的成长当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内容,或者是当着众人背诵的‘表演’,传统文化能够延续下去,我们真正看好传统的最本质的东西吧?”不就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吗?《弟子规》也好,《千字文》也罢。更应该是能够影响他,塑造他一生一些好的、善的东西。可能这才是  相似文献   
4.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群体,而容揆则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与其他官派留美幼童不同,容揆在1880年因入教、剪辫、逃跑等事件,与“幼童出洋肄业局”决裂,因此避免了在次年与其他留美幼童一起撤回国内的命运,并在容闳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作为自由职业者,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容揆,却在美国排华盛行的环境中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并尽力帮助当地华人社群。作为职业外交官,容揆在驻美使馆近半个世纪的工作中,亲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同时也在侨务工作和留学生教育事业上颇有贡献。容揆的经历也具有其普遍性:以他为代表的留美幼童是这一时期中西交流的桥梁,他的经历也是官派留学生和外交官群体的典型写照。这些都反映出留美幼童在时代浪潮中的多重面向。  相似文献   
5.
韩冠堂 《世界》2003,(8):42-45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了个人陈述短文、推荐信及简历这“三项文件”在申请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个人陈述短文”又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写的。各个学校都强调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幼童传统服饰作为我国丰富的服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款式丰富、色彩艳丽、工艺精湛,且具有良好的寓意,为现代产品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文章通过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款式造型、材料工艺、色彩纹样、装饰工艺等,分析幼童服饰元素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解读了传统儿童服饰的审美意义、民俗特色,进而探索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1904—1912年顾维钧留学美国期间,积极参与中国留美学生会的各种活动,担任过东美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及其他多项职务,并主编过《中国留美学生月报》,对中国留美学生会的组织发展和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中国留学生会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提高了自身能力,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为他的从政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起点。  相似文献   
8.
《贵阳文史》2015,(2):9
<正>谌湛溪(1882-1958),名立,字祖恩,号湛溪。贵州织金县人,书香世家出身,10岁能诗,12岁中秀才,有"神童"之誉。后就读贵阳贵山书院,成绩优异,由贵州学政呈文礼部,1904年被保送入京师大学堂深造,1908年毕业后任内阁中书科中书,司缮写册文、诰赦等文书之职。1910年考取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资格,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毕业并获矿冶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关于磁性探矿公式的推演》在美报刊上发表,受到美、英学界的重视和赞赏,为此,被英国皇家学院评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出现了女子赴美留学的热潮,她们通过庚款、教会与传教士的资助、政府各部门与地方各省的官方派遣或者以稽勋留学生的身份纷纷赴美留学。回国后,在教育、文学、医学、科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羊城今古》2004,(2):8-8
《清代首批公派留美广州西关幼童文物展览》于4月26日10时在广州市沙面南街22号举行了剪彩开幕仪式。中国铁道博物馆罗迎难馆长、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领导和省、市、区有关领导以及有关学者、西关留美幼童后人等出席了剪彩仪式。这次展览由国家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荔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文化局联合主办,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沙面街道办事处和荔湾区博物馆承办.展期为2004年4月26日至5月1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