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广州由1918年建市起,通过政府机构的变革、市区管辖范围的扩大、各项市政的建设等成为了国内知名的城市。而"广州市界界碑"则印证了广州市在民国时期建市后的管辖范围由小变大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2.
朱红  吴若峰 《旅游》2010,(2):86-91
边境问题对于国家来说是了不得的大事,对于久居首都的人来说,也是神圣不能马虎的。但是对于祖辈生活在边境的老百姓来说,边境的概念没那么严重。不就隔着条小溪吗?这边人游泳或划竹筏子就过去了,那边有幼年时期的小伙伴,有青年时代的阿哥阿妹。隔着河说话聊天唱山歌,他们的语言不是普通话,也不是越南话,而是壮语。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了“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离开祖国怀抱近80年的半个黑瞎子岛终于回家了!  相似文献   
4.
中英界碑包括陆路界碑、海关关碑和海域界碑,是英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的历史见证.中英街上的陆路界碑是英国"展拓香港界址"并在"新界"北部地区实施勘界后,至今保留下来的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由于时间长久和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中英街界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为了研究界碑的保护方法,对中英街上1~8号界碑的地理分布情况,风化、生物病害、表面污染与变色、机械损伤等病害主要类型和形成病害的相应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针对界碑保存现状和病害特征提出清洗、表面防护、防水、排水和环境整治等有效方法对界碑进行保护,以恢复其原有面貌,延长其保存寿命,使之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中英街界碑的保护方法对中英海关和海域界碑的保护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1712年,康熙帝派穆克登到中朝边界去本是本国自行“查边”。穆差在鸭绿江、图们江分水岭上凿立的石碑,不过是审视水源的标志与证明到达奉旨查边关键地段的纪念物。光绪朝中朝会勘图们江边界时,双方官员看到该碑矗立于长白山主峰东南麓。朝方硬说该碑是“定界碑”,要求以彼处为基点同清朝政府划定边界。清朝勘界委员会坚申当年穆差出来是为查边,非为定界,故此碑并非“定界碑”。更以碑文与当地江山形势不符,但与小白山江山形势相符,疑是原立于小白山顶,后被人移来,但并未稍指是何时何人所为。清季吴禄贞虽然有力的论证了穆碑不是定界碑,更肯定其位移是朝民所为,但有欠具体。本文用朝鲜历史文献证明穆碑当初实凿立于小白山顶,但穆差方离去,即被朝鲜下级官吏许梁、朴道常移到长白山东南麓,以与其同时非法筑设的石堆土堆等伪边界标识物相连接配套,用以为日后与我争界的证据。此移位的穆碑与伪边界标识物石堆土堆连同“土门”、“图们”两江妄说,构成了李氏朝鲜高宗政府对清朝政府进行谋夺边疆领土国际外交大欺骗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廷诏令乌拉总管穆克登勘查中朝边界本国一侧,途中于鸭绿江、图们江正源分水岭———小白山山顶凿立高约3尺、长约2尺的查边纪念碑一通,碑文为“大清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该碑史称穆克登碑(即外方所称白头山定界碑)。由碑文内容可以明显看出,所谓“白头山定界碑”本来是清朝政府派员自行勘察中朝边界中国一侧的一座碑刻纪念物,而决非中朝边境的“定界碑”,但由于外方对这一历史事件及碑刻的曲解,后来竟成为清代以来中朝边界争议的一个焦点,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白头山定界碑》一书是这种探讨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7.
1898年6月9日,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下,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以下简称《专条》)。《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次年3月19日,中英代表在香港签署了《香港英新租借合同》,将租借地北界划在深圳河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15日,大荔县文物局在本县范家镇华原辛村征集到一通至今发现的唯一清代奉旨勘定的有关蒲朝地界的碑石.黄河在山陕经常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使河道经常改道引起两地人民关于地界的纠纷.此碑即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朝廷主持下树立的.此碑石对补征史籍、研究黄河河道和蒲朝地区的灾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五十七年,平定廓尔喀之乱后,清政府陆续在西藏西南的济咙、聂拉木、绒辖等处划定边界,设立鄂博。本文以《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为据,对发现于定日县绒辖乡的界碑藏、汉文文字进行初步考释,并对西藏西南边陲各地鄂博设立时间与地点也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0.
在黄河博物馆内,现藏有一块汲县河堤烽堠碑,它是迄今为止仅见的古黄河堤防分段管理维修的一件界标实物. 1987年,河南汲县(今卫辉市)柳卫村村民候光安在村东黄河故堤上取土,挖掘出一块陶制的河堤分界碑.碑高52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通体青色,上圆下方.碑的正面阴刻三行文字,竖行楷书.中间一行字形较大,刻"汲县河堤下界埄堠"8字;两边行字形略小,右边行刻"西至上界永"5字,左边行刻"福村八十里".(图一)碑的背面一侧有刻印花纹,中间竖向排列六组对顶三角形刻纹,两边各竖排六组"川"字形刻纹.该界碑出土后曾一度为汲县水利局刘仰洲老先生收藏,1996年11月刘仰洲先生将其捐赠给黄委会黄河博物馆,至今仍珍藏在黄河博物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