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品是一家始创于中国台湾的书店。这个书店与传统书店迥然不同,除了卖书之外,还配套有手工艺坊、油画廊、咖啡馆、香水间、首饰店,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文艺生活空间”。截至2019年,诚品已在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开了四十八家分店,年营收超过四十亿人民币,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书店。2004年,诚品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书店”,2015年被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为“全球最酷书店”。  相似文献   
2.
毛锐 《世界历史》2004,(6):63-73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 ,在英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私有化运动。英国私有化有一个压倒一切的终极目标 ,即通过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 ,打破战后的共识政治 ,实现英国经济和社会的重塑。具体表现为 :货币主义代替凯恩斯主义 ,私有化代替国有化 ,大众资本主义代替民主社会主义。这一终极目标基于新右派理论 ,愈来愈激进的私有化进程是其主要表现 ,工党修改党章“第 4条”标志着新共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改革贯穿于整个20世纪,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阶段改革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效率政府”是这一时期行政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第二阶段改革实施于20世纪中期,“忠诚政府”成为联邦政府改革的特点;20世纪70、80年代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强调官员的职业道德,改革特点为追求“道德政府”;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管理进入一个全面调整时期,“重塑政府”成为行政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从而在实践上把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推向了高峰。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和提高效率,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防止职业官僚垄断政府权力和整治官僚主义作风,也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忠民 《旅游》2008,(2):46-49
环县皮影有300多年的历史,与各地皮影相比,在造型、染色、乐器、音乐、制作方法、雕刻工艺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最难得的是,环县依然保存着皮影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皮影与当地民间庙会、红白喜事、民俗活动以及木偶、民歌、传说等息息相关;依然常年活跃着四五十个皮影戏班子,那里还保存着一片与皮影鱼水相依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5.
李兆中  甄峰 《人文地理》2019,34(6):53-61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成为居民、学界与政府关注的焦点。采用多源数据,拓展了已有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方法,从舒适性、便利性、健康性、安全性、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进行了生活空间质量评价并识别其空间分布规律。实证分析表明:①南京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高质量生活空间呈现明显的等级集聚特征,主中心位于核心区周边1-3 km的圈层,低质量生活空间总体分布较为分散。②在构成生活空间质量的五个维度中,舒适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增的趋势,便利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健康性受城市环境质量分布趋势的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安全性的高值集聚不显著而低值集聚于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6.
“中心观”与“中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有的各种世界史体系范式中,“中心”是一个引起争议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牵动民族感情的问题。然而,作为一种结构范式,世界史体系又无法回避“中心”概念。当我们运用各种理论资源建构不同范式的世界史体系时,无论是否直接表述,“中心”问题都蕴含其中,并以此支撑起各自的阐释系统。不过,在以往关于世界史体系的讨论中,“中心”的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550份调查问卷和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以北京著名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包括居住空间、工作空间、购物空间和游憩空间在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生活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分析了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与郊区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来,居民对远距离居住-工作空间错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以回龙观为代表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在形成居住空间郊区化、商业和休闲空间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验证了过去10年中北京郊区化发展的高强力度。回龙观社区职能由单纯卧城向综合型社区的演变成为居民多种生活空间重构的背景,另外,不同类型的生活空间之间相互联系,某种生活空间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或几种生活空间跟随发生变化。回龙观的案例给郊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园把环境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口,同时,我们重视师幼对话,师幼与环境的对话,以此促进师幼共同发展。1.在幼儿园大环境中对话成长我园的大环境着眼于为师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蕴含无限美感的生活空间,让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是越来越狭窄,还是越来越广阔?城市的膨胀将人们的活动范围无形地限制进了人工和混凝土的构筑,然而信息时代的力量,将人们的思维及想象的空间推向极至,尖端科技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几乎使人类无所不可为:上天,入地,上山,入海……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的安全感研究:基于地点的综合理解、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基本需求,安全感则反映了人们希望免于危险的主观感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地点的安全感研究成为社会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重要议题,学者们重视探索地点的物理、社会-文化环境特征与人的安全需求、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地点理论开展安全感研究,一方面倡导建构具有情感、价值、意义的安全地点,另一方面为预防犯罪的跨学科安全空间综合研究提供了平台,促使人文地理学通过整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完善社会-生活空间理论,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本文通过回顾地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对犯罪地理与安全感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兴趣及其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文地理学基于地点理论研究安全感的主要方向及趋势,旨在建构基于地点理论的安全地理学研究框架,为人文地理学社会-生活空间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