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银平票     
银平票是银两计重的票据."平"是依砝秤重.由于银两时代,各地的平砝--即标定重量的"两"不同而出现的"砝"亦不相同,据说有100多种,如京平、关平、湘平、原平、广平、漕平、库平…….除标定重量外,还有银的成色不同,有足宝、二四宝、二六宝、二七宝等等.  相似文献   
2.
满铁与“九一八”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4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台湾省和澎湖列岛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并从中国掠去赔款白银两亿两。此外,日本还强迫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沙俄看到日本要插足中国东北,便纠集德、法两国极力干涉,逼迫日本放  相似文献   
3.
4.
5.
刘妍  古克 《收藏家》2011,(9):25-29
金和银两种金属,由于他们的结构密实,外表艳丽而舒润,延展性强,韧性好,便于操作,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人们所钟爱。常用它来制作货贝及器皿和饰品。  相似文献   
6.
评上海银钱业之间关于废两改元的争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景平 《近代史研究》2001,3(5):113-143
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银两制与银元制的并存,是钱庄业得以维系其传统优势与特权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上海银行业便就废两改元问题与钱庄业协商,但后始终持消极态度。1932年上海银行业与钱庄业之间围绕是否实施废两改元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辩.由于银钱业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民政府既定方针的导向,上海银行业取得了优势,得以参与拟订废两改元方案,但这场争辩客观上也为国民政府实施对银行业的统制做了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发展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俄国欲垄断满洲的商业利益,在1895年成立华俄道胜银行(Russo-Chinese Bank 1895-1910),总行设于圣彼得堡。清政府同意订约,缴入股款库平银500万两。1898年开始发行钞票,包括库平银两票、制钱票,在中国满洲里等地行用。  相似文献   
8.
钱屿 《中国钱币》2010,(3):34-42
一、厂条的设想与铸行 厂条的铸行起于历史悠久的废两改元运动。1914年2月颁布的《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本位,从理论上统一了中国的币制,原则上规定了废两改元。但在实际上,错综复杂的银两仍与银元并存,形成多种弊端。  相似文献   
9.
一清光绪年间,钱贵银贱,银两、银元兑钱数继续减少,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问题之一。以上海为例,光绪三年十月初九日(1877年11月13日)鹰洋每元可易制钱1019文;而初六、初七日鹰洋一元的换钱数还不到千文。①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钱价更为高涨。光绪二十一年,鹰洋一元的换钱数,“渐减至九百数十文,甚有减至八百数十文者。无论贫富,咸受亏耗,实为数十年来所仅见。”②用洋钱买物,如不到一元,须要找钱,至少要买到五六百文,卖者才肯找。民间以洋钱换钱,先要用大洋换小洋(银角),再用小洋换钱。“以大洋换小洋,已吃亏数文十余文不等,再以小洋…  相似文献   
10.
世华 《中国钱币》2006,(1):24-28
以现代眼光来看,古中国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譬如金银虽自古即有价值,却没有制造金银币,即便铸过货币形状也不是用来作流通工具;真正作流通用的,基本上都是铜钱。到清朝时,大体上仍然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铜钱与银两间基本上维持一千文兑一两的比价,以增减铜钱的重量来配合市场的变化。白银在作为交易媒介的使用上,虽有不同的形状,但仍是以含银的重量计算,不是以数量计,而各地习用的成色与秤法不一,在成色的鉴定及重量的换算上十分麻烦。因此当制作精美、成色重量一致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后,由于使用方便很受人民欢迎,慢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