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兔 《风景名胜》2008,(8):90-91
乌镇没有高耸的马头墙,就连比较"正式"的桥,也不过是几块条石如积木般的搭建。枕河人家的老窗户雕刻的亦是简洁的冰裂纹,光线漏了进来,在屋子里投影下的是抽象的装饰。黑、白、灰的色调是永不过时的经典,与乌镇来说,更是相得益彰。当然,简洁的建筑和色调并不影响这个声名显赫的江南水乡古镇拥有同样厚重的历史,小镇那些狭小蜿蜒,光可鉴人的青石板,可能就是少年茅盾走向镇东那家立志书院的求知之路。如果要说特色,乌镇的弄堂更多了一份水墨画的意境。雨后的古镇连空气都是湿润的,偶尔会有乌桕树叶上的水滴钻进脖子里。泡桐花开得正盛,背景是灰墙黑瓦的古宅,"咿呀"做响的是小木舟的摇橹声……这样的场景向来是摄影师的最爱,也最符合人们关于江南小镇的所有想象。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场所     
伊琪 《世界》2007,(2):66-67
读书是需要好的环境的,虽然任何地方都可以读书,但好的读书环境带给你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享受。比如在茶馆里,清茶一杯,古乐绕梁,一本好书在手便觉此生足已;比如夜深人静,孤灯一盏,窗外雪花静静飘落,窗内温暖的灯光中,手捧一本线装古书,仿佛时光流转,和古人对话。读书不完全是为了做学问,读书有时就是一种消遣,一种人生享受。  相似文献   
3.
谢开 《黑龙江史志》2014,(16):32-33
糖是激发甜味感觉的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为普遍、平凡不过的事物了,然而西敏司的《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一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糖为线索,阐释了颇为宏大的主题——资本主义的历史。本文将以《甜与权力》为阅读蓝本,分析资本市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6,(6):38-47
从前,苏州似乎就是陆文夫笔下的那个老苏州。她是山塘街上离家只相隔两三米的茶馆,每天坐在窗前读书,不时抬眼望望,看那些茶瘾很深的老茶客,着迷于里面的人生百图; 她也是苏州人屋后那个地地道道的、只卖酒不卖热菜的酒铺,充其量只有一点豆腐干、辣白菜、焐酥豆、花生米之类的供人下酒,每个喝酒的人都在讲话,因为酒客们喜欢这种一片轰鸣的气氛; 她还是秋天无数深巷里伴着桂花的香气传出的琵琶声,读书到深夜时, 总是听见刚从书场里回来的人,一边谈论着演员的得失,一边吃着小馄饨……而今,苏州摇身变成了新苏州,老苏州还在,只是一不小心地遇到了新生活……  相似文献   
5.
“茶意即禅意”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形式。  相似文献   
6.
漫话甜茶馆     
初到拉萨时,诧异于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同样是藏族,也在藏区长大,但这以前却绝少喝过甜茶。在老家时,街上几乎看不到专以卖茶为业的茶馆,最多也就是三朋四友聚在某一人家品  相似文献   
7.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先生继《街头文化:成都的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之后的另一部力作。该文既对中国近代城市史进行了深度剖析,也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深刻地反映出在20世纪中前叶"天府之国"—成都的茶馆文化和城市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乃是一部现代版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8.
牛耘 《江淮文史》2009,(4):153-160
当年的四大楼 说起四大楼,至今许多老合肥还在津津乐道。它是过去有特色、服务好,而又价格公道的佛照楼、会宾楼、万华楼、大雅楼四家大茶馆。  相似文献   
9.
孙展 《旅游》2003,(5):32-33
曾几何时,游长城,看故宫,逛胡同,听京剧几乎成了北京做入境游旅行社的“招牌菜”,而老舍茶馆因其地理位置好,场面大,显得人气颇高。然而目前的老舍茶馆却让人感到,作为“京派文化”象征之一的它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藏》2003,(2):76-77
拉萨甜茶馆内,藏族传统体育运动——“藏式台球”吉韧重新风靡。一对对拉萨人在一个个方型木板桌旁盘腿而坐,一边品尝香醇的青稞酒,一边用手指弹击桌上的木制棋球,当球进入桌洞,观战的人们发出啧啧赞叹。“玩一玩吉韧十年少呀!”60岁的米玛半开玩笑地说,吉韧是他的长寿“秘诀”。西藏吉韧大约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西藏每年都要举行高水平的吉韧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