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伍泽  王牧 《旅游》2003,(3):30-32
车子居然打不着火。我和儿子坐在车上看着老公若无其事地一遍又一遍地扭动钥匙,那架式好像在冬天的早上发动不了车是件最稀松平常的事。他那么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我在一边却急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把他推过一边自已来开。20分钟后车终于发动了。一出武汉车就上了高速公路,中午时分我们已经在景德镇的大街上转圈了。我说的是真正的转圈。我们本想从市中心穿过去再开上60公里就能到婺源,但不幸的是,一汇入车流就发现犯了个大错误,这条路是单行道,只许左转,我们的车就像一只漂在河里的软木塞在车流里浮着。我们在那位年…  相似文献   
2.
宋甜甜  赵舒荑  赵兆 《文博》2023,(5):15-24+2
2017—2018年,为配合西咸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蒲家寨村的一处战国秦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墓葬、围沟、水井等遗迹340余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及玉器等。墓地内散布有10座瓮棺葬,均属于秦文化范畴,其墓葬形制、结构各异,出土器物丰富,墓葬年代属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前后,是研究秦瓮棺葬及秦人丧葬习俗演变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文化的传承发展蕴含着深刻意义.本文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与平和县绳武楼传承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利用多方合作,增强保护力量;拓宽发展渠道,转变管理模式;融合科技与当地元素,实现土楼创新发展;拓宽宣传范围,发展多元化宣传模式四项对策,以期推动田螺坑土楼群和绳武楼的传承发展,为整个福建土楼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4.
5.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南宋中期的繁复到宋元明之交的简单到明末又归于复杂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墓葬装饰自内向外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  相似文献   
7.
范金荣 《民俗研究》2004,(2):107-115
2001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七),笔者乘坐二妹夫田大年的三轮客车,于上午10点多钟到达峙峪村,来到田大年的姨家。他的姨夫叫落希沂,男,73岁,不识字,16—26岁在本村瓷窑当小工,26—60岁当  相似文献   
8.
腰坑墓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墓葬中,学者们多把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这一葬俗文化起源问题的讨论上,并较一致地认为该葬俗最早起源于河南地区。本文对发现的有关材料进行梳理,围绕中原地区先秦时期腰坑墓的起源、用途、性质、发展演变等进行了分析,以澄清过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认为,腰坑墓的葬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其起源亦非河南地区。  相似文献   
9.
秦铠甲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孝 《文博》2002,(6):62-65,71
以前研究秦代铠甲,所依赖的考古资料主要是秦俑坑将士身上的陶塑铠甲。由此许多学者对秦代铠甲的类型、质地以及开合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测和认识工作。而近年试掘的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的青石铠甲,更是为秦代铠甲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直观的实物资料,从而大大扩展了我们对秦铠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刘占成 《文博》2002,(2):29-30,69
秦陵“七号坑”以出土青铜仙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称为近年来秦陵地区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11月23日《中国文物报》对“七号坑”有关情况已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