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音     
《环球人物》2021,(8):6-6
“核设施遭攻击是以色列挖的‘陷阱’。”纳坦兹核设施刚启用一天就发生事故,显然惹恼了伊朗。伊方将批评矛头指向以色列,外交部长扎里夫表示要对“犹太复国主义者进行报复”。在他看来,以色列企图通过破坏纳坦兹核设施,“报复对解除美方制裁保有耐心和理性态度的伊朗人民”。  相似文献   
2.
北宋政治的得失与“儒术治国”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宋堪称“儒术治国”的典型。这一论断的基本支撑是当时两个比较典型的历史现象:“儒术”的复振和“文人主政”。“儒术”大行其道以及整个笃信“儒术”的文人官僚队伍使得北宋政治实践中有着相当浓厚的儒家色彩。这一历史阶段的文治似乎比较成功,“文教”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一个高峰。然而,整个北宋一直国势不振,国力不强,“积贫积弱”,对外奉行投降政策,最后败亡得相当悲惨。这一切使得“儒术”的历史作用显得可疑,使“儒术治国”说陷入真正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地走向了我们的生活,而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得西方价值观来势汹猛地向全球扩散,各种思想也呈百花齐放之势,而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全球化思想的言论也同期出现,并迅速向全球扩散。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能具有绝对权威性,世界本身就具有多种面貌,所有的有关世界历史的表述都不过是表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任何一种理论想要统一全球化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都只是一种概念性存在。这也就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历史叙述者都是按照自己的一种形式、结构来构建的世界历史。可以看到,笔者在描述多样性的世界历史时,把表现历史的权利公平化、分散化了,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持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4.
国民性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品质和个性特征,孤傲、传统和理性是英国人最为显著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本土的产物,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渗透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诚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中国是个早熟的儿童,中国的古代神话就是中国这个早熟的儿童,通过神话的方式,对中国历代著名人物的思考与评价。中国古代的神话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尚德、尚功与尚智,着眼于著名人物对时代与民众的贡献,中国的古代神话与中国祭祀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之林中,是独具特色的神话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政治局面混乱不堪,针对这一现象,张君劢早在1921年就提出了自己的"理性政治"主张。他这一主张的形成受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与张君劢早年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理性政治"主张的提出尽管存有很多的缺陷,但它是中华民族危机和政治混乱的客观反映,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企图通过宣传自身政治主张,解救民族危机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具有民族主义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婧晖 《沧桑》2014,(3):179-183
科学主义和有限理性决策是分析政府政策的常用理论模型。以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为例,分析科学主义和有限理性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有助于发现政策问题及给出合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科学主义和有限理性决策加深理论认识,更为客观地看待政府政策的效用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香港特区政府作为法治精神的守护者,文明社会的管理者,努力以法律理性作为实践智慧,以程序公义作为办事准则,以诚实守信作为行为价值,正致力于把香港打造成为一个廉洁高效、公平正义并充满竞争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9.
形式逻辑所要解决的矛盾,是思维准确性问题。时态判断是形式逻辑研究和阐述的重要思维形式之一,其目的是使人们在运用时态判断时能够对对象情况的时间性质加以准确的断定。然而,由于思维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所致,人们在运用时态判断时却普遍犯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逻辑错误。这一逻辑错误经常见诸广播、电视、报刊和书籍等媒体,在人们的口语交往中更是耳熟能详。因此,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一时态判断错误,对于提高思维质量和语言表达准确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乔新生 《世界》2006,(5):6-7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改革的讨论似乎走入了误区,少数经济学家成为了公众批判的靶子,有些经济学家奋起反抗,要求公众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学者的反驳换来的却是暴风骤雨般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