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王玮  王金潮 《江汉考古》2014,(1):113-118
<正>2009年南京博物院获赠一套散乱的金缕玉衣,经查实这件玉衣盗掘于盱眙县大云山汉墓。这件非科学发掘金缕玉衣送至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室时仅为一箩筐散乱的玉片(图一),玉片之间残留几根漆包线等现代拼接痕迹,可见盗墓贼曾试着拼接过此玉衣。我们随即展开了繁琐细致的修复工作以尽可能还原这件金缕玉衣的本来面貌。一、整理与分类一件玉衣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件组合而成:前胸后背、双臂双腿、双手双脚、头罩与面罩[1]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汉玉器的组分特征及玉料来源,利用显微放大观察结合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LA-ICP-MS技术,对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部分玉片(玉衣片和玉棺片)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1)显微放大观察发现:出土玉片样品均含石墨包裹体,不可能来自不含石墨包裹体的福建南平闪石玉和江苏溧阳小梅岭闪石玉。2)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出土玉片样品为透闪石;出土玉片样品的ω(FeO)/%范围为0.287~0.925,不可能来自富Fe的玛纳斯闪石玉及贫Fe的的青海闪石玉;ω(Al_2O_3)/%远远高于河南栾川软玉。3)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出土玉片样品为透闪石,与电子探针结果相符;玉片样品的M-OH伸缩振动谱带位置集中在3674cm~(-1)附近,说明玉料Mg含量较高。4)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出土玉片样品具有和透闪石矿物共同的特征拉曼谱峰,为透闪石质软玉,与电子探针及红外光谱结果相符。5)LA-ICP-MS分析显示:出土玉衣片样品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及分馏情况与辽宁岫岩闪石玉、四川汶川龙溪闪石玉及河南栾川闪石玉有所不同;Cr、Ni、Co含量较低,指示玉料来自热液交代型镁质大理岩型软玉矿床;Sr含量较低,排除了来自江苏溧阳小梅岭闪石玉的可能。分析结果表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玉料来源主要和新疆和田地区玉料有关;新疆和田地区的闪石玉至西汉早期已覆盖到楚文化区域,并且成为宫廷玉料的主流来源。  相似文献   
3.
青岛土山屯墓群M147出土一批琉璃制品,其中有琉璃片506件,根据其出土位置和用途可分为三类、8型琉璃片或为模铸而成,同一型(亚型)尺寸统一、纹饰高度一致。根据墓内同出的文字材料,推断其制作年代应为西汉晚期,在当时或可以作为“玉”来使用。  相似文献   
4.
玉覆面是指用玉石缝缀于编织物上并覆盖在死者脸部的一组丧葬用玉。目前发现的玉覆面主要出土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其制作形式也多种多样。据已发表的资料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多块玉石组合而成的组件,另一类是由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单件,其流行年代自西周时期开始,至西汉早期结束[1]。辽宁普兰店姜屯汉墓(M45)出土了一件玉覆面[2],出土时编织物已腐朽,缝缀的玉件也较散乱(图一)。根据出土情况对这件玉覆面进行了复原,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