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续编县区和农场志的篇目,感到这些篇目的拟订是下了功夫的,基本上能反映当地和农场的全面情况。但有几个内容归属和标题名称似有不妥。现谈谈看法,供正在进行续志篇目设计的地方参考。  相似文献   
2.
晚清是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地理发生巨大变动的转折时期。随着边疆危机日趋深重,晚清时人逐步意识到慎重命名地理名称的重要性。川藏交界区域地理名称的生成、运用,经历了"炉边"、"川疆"、"川边"等名称混用,以"川边"为过渡性名称,到弃用"川边"、强调"西康"名称的过程。地理名称的变更与晚清川藏边务密切相关,特别是对"边"、"藏"界域之争的有力回应。探讨边疆地理名称多歧性、竞争性,则是本文将历史地理学研究与概念史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货币名称的产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刀、布等货币名称即来自原始农具,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人们现在熟知的dollar(元),则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型银币Thaler(泰勒)。俄罗斯的货币也不例外,除了我们熟知的卢布、戈比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不同的货币名称,它们都与俄罗斯的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辣椒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在栽培传播过程中,辣椒获得了40余种地方名称。现对中国方志记载的辣椒地方名称进行梳理,对其记载时期、覆盖区域范围等进行分析后发现:"番椒"和"秦椒"是最能体现辣椒传播扩散过程的地方名称;从世界范围看,辣椒传入中国是迁移传播,在中国本土的传播扩散具有扩展扩散的特征;早期,辣椒传入中国形成了两个主要传播中心,即北方地区以陕西、河北、山东为中心,南方地区以福建、广东、台湾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征稿简约     
<正>一、本刊作为国内有关史学理论研究的唯一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欢迎评析国内外史学思潮、史学流派、史学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探索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国内外史学发展状况和趋势的论文,本刊也欢迎书评、专访、史坛信息、综述等方面的稿件。来稿字数限15,000字以内(计空格),精粹短篇,尤为欢迎。二、本刊提倡严谨的学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相互尊重的自由讨论。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均由作者文责自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粤桂两省(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西江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难得机遇,而其在历史上的名称演变及源流探索亦为今人认识西江提供了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建立,结束了近百年来货币制度混乱的历史,真正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开创了货币稳定、经济振兴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人民币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种准硬通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要求改变我国法定货币名称和发钞行(央行)名称及取消分币、改变币制等声音。本文即对这类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军 《上海地方志》2023,(2):19-23+94
组织编纂出版《安徽扶贫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安徽省脱贫攻坚工作历程,深刻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将扶贫伟业载入史册,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但是,全国已经出版和正在编纂的扶贫类志书的名称和断限差异较大,尤其现在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厘清扶贫类志书的名称和断限迫在眉睫。本文认为,扶贫志重点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战,其名称和断限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名称要与当地实际情况和全书记述内容相贴合,名实相符,上限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下限据所记内容断至脱贫实现之时。如为创修,则不标断限。  相似文献   
9.
梁彦民 《考古与文物》2006,(6):78-82,87
殷周青铜器上装饰的双身龙纹,是一种时代感很强的纹样。其主要特征是在一个龙头的两侧,各有一条弯曲的身躯,形成一首双身的怪兽形象。关于这种纹饰的名称,有“双尾龙纹”、“双体龙纹”、“单首双身龙纹”、“双身龙纹”等不同说法。这种纹饰在青铜器上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存在于方鼎、簋、尊、卣、方彝等少数器种的口沿与圈足部位;流行时间也比较短,主要在殷末至西周的早期。尽管被作为一种特殊型式的龙纹,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有所涉及,但尚未见有专题研究。为此,我们对殷周青铜器上的双身龙纹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整理,对双身龙纹的年代、在青铜器上出现的寓意以及与环带纹的关系等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