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家港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早在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西晋太康二年(281),境内设暨阳县,县治杨舍镇。在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张家港人不仅创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包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以笔者了解的相关资料和社会实际,择其要者大体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一、重教兴学自古以来,张家港民间就有重教兴学、读书上进之风。《杨舍堡城志》曰:“步趋圣贤,砥名节,士之上者也;修身好学,士之次者也;能文知名,士之下者也。”①境内名门望族无不以知书达礼、耕读传家为立身之本,纷纷…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苏州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演出书目众多,艺术流派纷呈.名家响档辈出。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曾掀起过欣赏苏州评弹艺术的热潮,近年来又正在逐步复苏中。上世纪40年代以来.苏州评弹艺人闯荡书坛的趣闻轶事,也成为广大评弹艺术爱好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人口数量的激增,人口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及人口资料的极大丰富.新人口志的记述内容较之旧方志中对人口的记述内容大大拓宽.因而新人口志的功能也绝不是旧方志中对人口记述的功能所能比拟的。方志功能的“资治、存史、教化”的传统说,在新人口志中赋予了更新更广泛更丰富的含意。它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对于人们对人口国情的了解.对于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对于人口科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钰瑰  穆林 《旅游》2008,(11)
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仿佛是个与世隔绝的“桃花岛“。这里远离现代物质文明,没有工业.也难觅现代农业的影子。可是当地人却从不会像非洲人那样为食物发愁,这不由让人大惑不解。后来才知道,人们之所以能过上如此悠然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上天对他们的垂爱。这里随处可见一种神奇的树——面包树。当地人将树上的果实摘下切成片,在火上烤烤就成了盘中美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游山玩水”当作旅游的代名词,这是因为旅游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户外活动,多与灵山亮水、名寺古刹和各地风情有关。然而,随着当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推进,旅游的内容在延伸,旅游的意义在升华,传统对旅游的简单定义已经有欠完整。  相似文献   
7.
最近,党中央领导一再强调,要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构想,为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修志注入了新的科学理念,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编纂工作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把志书真正编纂成为具有“资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09,(9):12-12
《秦汉-罗马文明展》日前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以“和而不同”为宗旨的此次展览分为序幕、帝国的建立、物质文明、日常生活、精神世界、日益融合等六部分,通过展示中意70余家博物馆的489件(组)珍贵文物,辅助模型、图片、视频等组合,再现了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之间,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  相似文献   
10.
郭希英 《神州》2012,(18):273-27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