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以及激光拉曼分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唐代和五代典型耀州青瓷残片釉的显微结构构造以及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众多的微构造参数和化学组分特征对各时代青瓷的烧成温度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耀州青瓷的烧成温度均在1200℃以上,唐代的约在1220-1270℃,而五代的则在1260-1310℃。  相似文献   
2.
3.
陈明良 《收藏家》2016,(8):78-80
浅绛彩是清末出现的一种粉彩瓷器,相当一段时间内,大家并不关注。与标准粉彩瓷器相比,它不用玻璃白打底,而是直接在胎釉上墨色勾绘或加彩绘,配带绛色的多色彩染的工艺形式,用低温烧成。由着工艺技术上的特性,非常容易磨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生色衰现象,暴露出浅绛瓷器的弱点。此后出现的新粉彩,与青花、五彩、单色釉替代了浅绛瓷。近二十年来,  相似文献   
4.
毛晓沪 《收藏家》2009,(4):83-88
中华民族先民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发现,烧制陶器时的温度越高,其制成品就越坚实,越耐用,于是就想尽办法提高烧成温度。到了商代,在我国南方已经出现了小型龙窑和带有烟囱的室形窑。窑炉的改进,首先实现了我国陶器烧成温度从1000℃以下,提高到1200℃左右的技术革命。又通过无数次失败后发现,不是所有的制陶粘土都能耐高温,  相似文献   
5.
张宁  张敏 《收藏家》2009,(6):18-24
4.粉彩瓷的继承与发展 粉彩是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的影响,由景德镇陶瓷工匠创制的彩瓷新品种。五彩瓷烧成温度高,色彩对比强烈;粉彩瓷烧成温度低,色彩柔和淡雅,故五彩又称“硬彩”,粉彩又称“软彩”。粉彩瓷格调上所以有如此变化,主要是彩料中新引进了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粉末,俗称“玻璃白”。其作用一是利用其乳浊作用,使各种彩料加以粉化,从而使色彩具有浓淡、深浅的色阶变化;其次是“玻璃白”的加入,可使瓷器上的画面,具有国画中用粉后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晔 《收藏家》2022,(7):49-56
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  相似文献   
7.
章伟云 《南方文物》2013,(2):209-209,208
元青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专称。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属釉下彩制作工艺,以氧化钴为呈色剂,通常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原本在胎体上绘制时呈现黑色的钴料纹样,在高温下会出现鲜艳的蓝色,与略带青白色的白釉地形成鲜明的反差,呈现出白地蓝花的美丽纹饰。  相似文献   
8.
张莹 《收藏家》2014,(10):36-45
<正>窑变釉,也称窑变花釉,是清雍正时仿钧窑釉色所繁衍出来的新品种。它是指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所施釉料中除铜之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元素自然结合,使釉面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花纹或斑点,色彩斑斓。其中,釉色偏红的称为"火焰红",偏蓝的称为"火焰青"。本文所说窑变釉,是指雍正时期开始出现的,窑工摸索出窑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11枚青瓷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青瓷胎的主量元素含量(SiO2、Al2O3和K2O)变化较大,即使是相同窑口的龙泉窑青瓷(南宋和元)稳定性也不高;热膨胀分析表明,南宋和元龙泉窑青瓷胎的烧成温度较其他样品低,这与厚釉高温容易流釉变形和瓷胎使用二元配方有关。根据元素分析结果,可推测样品中南宋、元和明的6件青瓷胎的原料可能出自同一地区,而晚唐和北宋青瓷样品则不属于龙泉窑的瓷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顶杆热膨胀法在测定古陶瓷烧成温度中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首先对该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再通过中国古代陶器、白瓷、黑瓷的具体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膨胀曲线特征,并结合对高铁胎的模拟实验研究,提出应从800℃以下的早期低温陶器样品、800℃以上且具有明显收缩转折点样品和高温没有收缩只有膨胀转折点样品这3种类型来进行具体分析。利用切线计算烧成温度只有在800℃以上且具有收缩转折点情形下正确率较高,而高温阶段的膨胀转折点温度只能作为参考;同时,也要利用较完整的烧结步骤曲线从化学组成等方面研究其原料特性,并结合吸水率等物理性能指标来进行验证。这些结果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