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宋<晋文公复国图>中"怀赢奉匜"的情节出现了画面与文词的疏离,从线条、衣纹、人物造型及组合来看,上图应结合了<列女图>中第五、第六段的因素,体现了高宗对"怀赢"烈女身份的认同和欣赏.这与宋高宗对女性的态度及韦太后、孟太后、刘婉容、吴皇后等人在其生命中的地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光绪《铜仁府志》,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全书共二十卷,其中在卷十三和卷十四都用来描写明清时期的烈女。对本书中烈女形象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并试着探究其历史背景,对于我们审视明清铜仁地区的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旌表烈女是明王朝在乡村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地方官绅借机向朝廷表达宣传教化取得成效的一种方式。明代广东仕宦通过舆情鼓噪为村妇庄氏成功地争取到朝廷的旌表,并为庄氏修墓、建祠及坊表,引起更多士人参与到书写庄氏故事的行列,向全社会传达王朝教化在海疆社会的成效。庄氏也成为社会大众接受王朝教化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4.
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16年发生在天津的双烈女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刊、碑刻、诗词的解读,剖析双烈女事件在民国时期天津乃至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重新探讨该事件在历史演进中呈现的意义.通过文本解读,力图揭示不同文本作者在书写中所体现的不同社会身份,探讨作者、人物及事件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审视民国初年普通女性的地位及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特定的性别意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