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水  米汤 《中华遗产》2010,(2):80-81
著名学者王学泰说,古时候没有炒菜,直到宋才有。这似乎是迄今为止对炒菜出现年代的唯一明确说法。“炒菜”是中国烹调工艺的代表技法,它的出现需要几个条件:油,金属炊具(应该是铁锅,传热快),以及较锋利的切割器——好把原料切得尽可能细、小,还有燃料。  相似文献   
2.
晋南馍馍     
在晋南,馍馍又叫馒头、干粮、给养、卷糕等。不论谁家里有多少人口,都有一口大锅灶和一套蒸馍的炊具,每蒸一次馍能吃一星期,盛夏天热怕霉变适当少蒸些。晋南有句“离了馍馍不是饭”的说法,一天三顿饭顿顿必有馍。早饭是腌咸菜或其他小菜、辣子、米汤,以馍为主;中午是一碗面条,馍管饱;晚饭是米汤、炒菜,馍吃个够。即使农忙顾不上做饭,只要有馍便是饭。  相似文献   
3.
凤凰 《南京史志》2011,(21):17-18
我觉得自己愧对儿子。邻居的孩子小胖、东东和小燕,他们和儿子是同学。小胖学了弹钢琴,东东学了画画,小燕学了跳舞,而儿子,什么也没学。不让儿子学,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儿子很懂事,没有提学艺术的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