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黄春秋》今年第四期《劝君少颂秦始皇》一文中的“赫衣”应为赭衣。赭(zhě)衣,囚衣,也指囚犯。“赭衣”句出自《汉书·刑法志》对秦政的评语。原文是:“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  相似文献   
2.
《炎黄春秋》2007,(5):F0003-F0003
2007年4月18日,“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河南省郑州省河风景名胜区内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和著名华商代表、海内外知名人士及三万余名观礼群众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3.
高华在《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发表的《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说:“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毛泽东的《长征》诗(1935年10月)和他论长征伟大意义的报告,无疑对“长征”一词的传播和影响是广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长征”一词是毛泽东首先使用或首创的。  相似文献   
4.
彭迪 《炎黄春秋》2007,(3):19-21
新年伊始,一阵强劲的春风化解了冰冻多年的神州大地。温家宝总理年前对文学艺术家发表的交心交底的谈话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知名人士发表了同样激情的谈话,也推心置腹向我们的总理交底交心。这种上下一心互信互爱的政治空气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如果不是空前的话。我国传统的做法是,领导发表文告,全国各地纷纷表态支持,气势虽然磅礴,但人们看得出来,这种千篇一律的表面文章,大都是出于政治需要,甚至是由上级指示组织的。这次对温家宝谈话的反应完全不一样。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们自发地发表评论感想。他们的一些真心话甚至是冒着触犯当局禁忌的政治风险说出来的。我国有影响的月刊《炎黄春秋》给这次历史性的上下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深得人心的平台,真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5.
山西,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勤劳淳朴的人民,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文明,更涌现出许多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人杰。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炎黄于此融合、繁衍、壮大,“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开创了华夏文明之源。芮城的西侯渡遗址,是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者,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半个蚕茧,证明了  相似文献   
6.
炎黄春秋》去年第5期刊登施滨海先生的文章,批评傅高义所著《邓小平时代》有“硬伤”。他指的是,傅著中有的叙事是“作者发挥想象力”的结果,有的引文则是“曲解”,甚至是“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7.
编读窗     
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这次看到2014年第1期的《“毛主义”对现实政治的影响》一文,觉得作者写得很棒!看文风,我原以为是西方记者所写,客观、理智、公正,结果是我们自己的记者所写,佩服!不过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第61页出现的“根红苗正”这个词,我过去也常常这么写,甚至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我的同龄人》中也这么写。  相似文献   
8.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在胡耀邦总书记亲自主持下起草的。在纪念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炎黄春秋》2005年第11期发表了当年参与这份文件起草的郝怀明的回忆文章:《耀邦指导我们起草中央文件——胡耀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披露了文件起草过程,材料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
炎黄春秋》创办15年了。从体制上说,炎黄春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创办至今,炎黄春秋没有要政府一分钱,也没有一个正式编制一她走过的15年历程,似可作为中国报刊史上体制的探索的一个版本。当然,这是和我党推行民主、科学执政和各级领导的开放和宽容分不开的,允许我们探索,允许我们在探索中发生失误。  相似文献   
10.
炎黄春秋》编辑部: 贵刊今年第10期《杨成武谈揭批罗瑞卿实情》一文,有几处事实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