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东平 《旅游》2007,(9):84-89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作派,风格,灵性!在东北苍莽的大兴安岭中段,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大草原的怀抱中,内蒙兴安盟境内的阿尔山,展示出它独有的作派,风格和灵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雯娟 《风景名胜》2016,(11):20-21
杭州,处处皆江南水乡.水,赋予了杭州这座城池一股子灵性,而要真正领略杭州的水韵,最好的去处莫过于西湖.藏在城区一角的它,呈现出人、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而G20盛会之后,再漫步西湖,细细品味,发现如今的她,更多了些惊艳的姿态:数不清的鲜花争奇斗艳,浑身都是高科技的音乐喷泉气势磅礴,全线亮灯后的夜西湖灵动逼人.  相似文献   
3.
次仁顿珠 《神州》2012,(10):51-51
虽然现在素质教育被提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响,但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仍出现了以讲代读、以析代读、以问代读、以练代读等倾向。我们想然学生学得灵活、学得轻松、学得兴趣盎然,必须摒弃错误方式,让他们自己品读。  相似文献   
4.
许敏 《神州》2012,(10):34-34
曾几何时我一度迷惘,孩子的表达少了点个性,少了点灵性。我在思考,我们语文老师该如何去唤醒沉睡在孩子心底的那份童真,那份童趣。我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或年轻的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老师是一个乐手,他拨动孩子的心弦,弹奏出课堂美妙的音符,给师生双方身心的愉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美。  相似文献   
5.
孙庆艳  杨艳辉 《神州》2012,(13):51-5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那么,怎样导入新课呢?  相似文献   
6.
张士闪 《民俗研究》2007,(2):226-229
山曼先生离开我们已有整整一周的时间。这些天,我一直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情绪之中。像他这样一个活泼的、富有灵性的人,当他的肉身死去,他那些活泼泼的精神将归附何处?我对此百思而不得其解,这种惆怅之情便在我白天与黑夜的世界里肆意蔓延。像他这样一个我们感到特别亲切、特别熟悉的人离世而去,死亡一下子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力量,仿佛触手可感。我知道,在我们的生命世界中已经出现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相似文献   
7.
赵莹 《神州》2013,(1):196-196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艺术作品中的美,都蕴藏在我们的平凡生活之中。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更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知、发现和领悟。水彩画有了水的“灵性”和品格,使水彩具有一些鲜活、潇洒的艺术魅力,水彩画家就可以把水彩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语言。但水彩作品的整体思想性较弱。多数作品迷恋于“水”与“色”的形式感,不重视水彩艺术创作的思想内涵和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8.
孙国爱  武晓萍 《神州》2011,(4X):100-100,105
在拼音教学中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焕发他们的灵性。一、走进拼音乐园,激发情趣,启动灵性;二、在情境中读准音、认清形,生成灵性;三、在探讨中正确书写,发展灵性;四、在情景中读音节,认汉字,增强趣味性;五、在拼音乐园超市中巩固练习,展现灵性。  相似文献   
9.
竟陵派与晚明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明时代出现的著名文学流派竟陵派 ,集中体现了晚明的时代特征。其选评的唐及唐以前诗歌 ,由于带有明显时代特色而成为流行一时的文学普及读物 ;其所倡导的以“幽深孤峭”而体现的“灵性” ,则是晚明追求个性化的时代特征的反映。但因其处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的晚明时代 ,故一定程度上带有“学殖不深”的缺点。清初士人对于竟陵的批评 ,系出于对明亡的总结 ,是对晚明时代的批评 ,而非单纯的文学批评。“五四”以后以及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出现的竟陵派与晚明文学热 ,体现了晚明时代社会转型期文化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界》2008,(8)
这里可能是一座小镇,可能是一座城市,因汤得名,因汤而贵。水带给它们财富和灵性,带给它们最与众不同、引以为傲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