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土家族民间舞蹈肉连响与佛教关系密切。它延续古代巴人军乐舞遗风,融会打莲湘的动律节奏,秉承“泥神道”的舞姿形态并吸纳莲花落的曲调唱腔,体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源性和承继性特征,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南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文物部门为配合基建,分别于1988、1997、1998年清理了岫岩县城南的4处遗址,面积共47平方米.发现了灰坑、灶址等遗迹,以及大量的陶器、铜镞、铁农具等遗物,在陶器当中泥质灰陶器占绝大多数.通过对出土遗物的类型学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它既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又与周边文化有密切联系.年代应在战国晚期~西汉初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晚期或西汉。1974年河南扶沟的古城村曾出土银质铲币——银布,与楚国"郢称"金版同出①;《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曾造银锡合金的货币——"白金三品",但这些是否为真正的白银货币,尚存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4.
潇湘惊梦     
  相似文献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关于"夜草为灰"一语的解释值得商榷,时贤的一些解释也不尽可靠,"夜草为灰"的"夜",应读为"燕",意思是"烧",此语的意思是烧草为灰.  相似文献   
6.
胡杨的海     
胡继杰 《旅游》2000,(10):24-25
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胡杨又称灰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这是一种因沙漠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大多是野生,被人们誉为“沙漠勇士”。它的叶和枝的多变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它的根系很广,经常可以看到圹垠的沙地上裸露的长达数十米的根网。  相似文献   
7.
世间哪一种精灵可以自由地遨游天地? 谁在清晨把山间的薄雾唱碎? 谁最先宣告自然的季节交替? 在新疆,有超过420种的鸟类生存繁衍。它们是唯一打破空间界限的精灵,以轻盈的姿态,成为山林河谷间最灵动的色彩。新疆鸟类资源比较丰富。从2012年至今,新疆鸟友刷新了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7个、新疆鸟类分布新记录13个,共计20个记录。  相似文献   
8.
漆灰的修复是漆器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故宫博物院旧藏漆器3种典型漆灰的材料构成及特点,以及为漆器修复工作提供科技支持,研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纤维显微镜观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综合分析了3种典型漆灰所含无机及有机原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明代古梅花蕉叶式琴漆灰所用无机材料是动物角灰或骨灰及少量黏土,胶结材料则由中国大漆及少量植物油组成;清代黑漆描金大宝座漆灰的无机材料为含有方解石的黏土,胶结材料为熟桐油、猪血的混合物,此外,样品中还含有麻类纤维,为宝座木胎与漆灰层之间所裱麻布,宝座漆灰不但能提供平整髹漆表面,而且还对麻布有加固定型作用;清代黑漆地填金字张廷玉书圣训天伦对联漆灰的无机材料为黏土,胶结材料则为熟桐油、猪血的混合物。研究所用分析方法体系可实现漆灰原材料,特别是有机胶结材料的准确识别。3种典型漆灰的选材特点与中国古代漆器,特别是明清时期家具、器物制作用料传统相吻合,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漆器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建筑中几种石灰类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适宜于岩土文物保护加固的石灰类材料,对中国古建筑中几种石灰类材料及欧洲水硬石灰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烧料礓石、烧阿嘎土、欧洲水硬石灰NHL5及改性捶灰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CaO(或Ca(OH)2)和水硬性胶凝材料β-硅酸钙(β-CS)及铝硅酸钙(CAS),并且这些材料的结石体具有大的孔隙率及非常小的收缩变形性等特点,适宜于岩土文物的保护加固。除此之外,石灰、糯米灰浆、蛎灰、传统捶灰的主要化学组成为石灰CaO(或Ca(OH)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浆液的凝固速度慢,弹性波速小且上升速率慢,结石体虽然孔隙率大,但强度在短期内较低,易产生收缩变形,不适宜用于短时间内有强度要求的岩土文物保护加固,所以有必要对蛎灰和传统捶灰做进一步的改性研究,以便更广泛地应用于岩土文物的保护加固中。  相似文献   
10.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6828号仲尼式古琴,名曰"虎啸",其时代存疑。利用漆膜切片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虎啸"琴脱落漆膜残片予以检测分析,查明了漆膜结构与漆灰成分。漆灰含有石英(SiO_2)、石灰(CaCO_3)、石膏(CaSO_4·2H_2O)、陶瓷[Na(AlSi_3O_8)]、朱砂(HgS)等粉末,以及白铜(Cu、Zn、Ni)碎屑。综合辨析认为,"虎啸"琴为明代制作,其漆膜分层、厚度、漆灰成分等与琴音、琴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