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间,由六七十个岛屿组成.离大陆直线距离约1.0公里,离台湾西海岸约40公里,是历史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之间往来的中转点:海峡两岸的科学家从史前古动物和人类考古研究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台湾海峡曾经成为陆地,澎湖列岛曾经是“台湾陆桥”中途,大陆地区的远古人类曾经走过陆桥进入台湾岛……  相似文献   
2.
澎湖位于台湾海峡中心,由64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一块经多次火山爆发和海蚀而形成的玄武岩台地,既没高山,也无河流,土质瘠薄,植物难以生长,仅能种植旱地作物,如番薯、花生、高梁等。澎湖居民半农半渔,主要以捕鱼为生,日常以薯米、糊涂粥、糖烧、地瓜烧为食,生活比较困苦。澎湖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常有强风,带来咸雨、洪水、海难,造成房屋倒塌、庄稼毁损甚至饥荒。如果梅雨不多或台风没带来足量的雨水  相似文献   
3.
一、澎湖乞龟之由来 国人对乌龟的喜爱可以远溯到4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南省出土的仰韶文物中.已有龟纹图案.段商的甲骨文也有刻在龟甲上的情形。乌龟以其长寿、祥瑞的象征,与龙、风、麒瞵并称四灵兽.大量出现在民间祭典或生命礼俗之中。  相似文献   
4.
东山岛(古称铜山)与澎湖一水之隔,相距仅98海里。史前时期一座“东山陆桥”把铜山和澎湖两岛连在一起,使之在地缘及文化关系上更为密切。明、清时期,从铜山岛乘木帆船出海,顺南风一昼夜就可到达澎湖。  相似文献   
5.
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万历后期开始 ,闽粤海盗以台湾为根据地 ,频频袭击台湾海峡的过往船只 ,日本、荷兰等国都有窥视台湾的计划。为了驱散台湾海盗及防御日本、荷兰的侵略 ,晚明福建官府有在台湾、澎湖驻军屯垦及设置郡县的计划。郑成功在台湾设置一府二县 ,使这一计划最终实现。本文详细考证了明朝在澎湖、台湾驻军与屯垦的计划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
澎湖自古便是中国的领土,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自清代乾隆年间起,澎湖始编纂志书,先后有《澎湖志略》、《澎湖纪略》、《澎湖厅志稿》、《澎湖厅志》、《澎湖县志》5部志书。这些志书记载详明,各具特色,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体制渐趋完备。澎湖修志的事实也印证了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王传 《安徽史学》2010,(4):91-95
淮军将领王芝生官至澎湖镇总兵,记名提督,诰授建威将军,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参加平定太平军、捻军起义等重要战役,因吸食鸦片一度被革职查办.复职后,主持修建江阴炮台,防御外敌入侵;在澎湖总兵任上整饬兵制、积极救援外国遇险船员,受到到中外舆论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8.
福建与澎湖的交通往来,历史悠久。古代台湾海峡的“陆桥”,据有关史志资料记载,其实是福建内陆与澎湖列岛在远古时期的一条陆路通道,只是由于地震的原因,最终沉没于大海之中。这条陆桥的沉没,使得福建和澎湖的交通往来,由陆路转向水路,文章介绍了有史记载以来的从三国到明朝两地的水路往业,由此考证台湾与祖国内陆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明《天启五年赵[彦]条陈澎湖善后事宜题行稿》是当时兵部题行澎湖善后事宜奏稿之前半部分,结合现存台湾的奏稿后半部分和相关背景知识,我们可以大致弄清天启年间有关澎湖善后的系列重大问题,这对于研究明朝后期福建海防史,明代中荷关系及政治、军事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08,(9):92-92
西湖有十景,台湾有八景。西湖赏月,有很出名的"平湖秋月"和"三潭映月";而台湾赏月也有很出名的地方日月潭。从太空俯瞰地球,位于大陆东南的浩瀚海面上,镶嵌着许多晶莹如宝石般的岛屿,其中有一个状若芭蕉叶片的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