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相关历史图档的解读,厘清了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的历史变革,揭示了其在雍正、乾隆两朝在造型和功能上的差异,同时结合颐和园、故宫博物院现存两座三层戏楼升降舞台设施遗存及相关档案,参考《升平宝筏》等连台剧本,总结了清宫三层戏楼出场方式多元化、演剧空间立体化的空间特征。最后,论文从宫廷演剧追求闹热性、满足大型庆典活动需求、弥补传统戏台流动性不足三个方面,阐述了清宫三层戏楼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王鹏龙 《沧桑》2012,(2):103-105
山西现存大量的碑刻,涉及民间信仰与戏剧演出等多方面内容。对此类碑刻的解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宋元至明清民间祭祀与民间演剧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中,且从重传统、重祭祀逐渐向重教化、重娱乐倾斜,向秩序建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清代及民国所修甘肃宁夏地方志中,保留了一些记述甘宁地区民间演剧情况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多,但弥足珍贵,对于研究甘宁风俗民情与戏剧活动的关系,考察民间剧种在甘肃宁夏的流播,探究中国民间戏剧演出史与剧场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它们辑录出来,加以考释,以求教于戏剧学及方志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4.
路云亭 《民俗研究》2008,(3):139-155
光绪二十六年是中国阴历的庚子年,因这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因此,庚子年所发生的事件就成了义和团运动的代名词。庚子年初始,来自山东、直隶的拳民大量涌进北京,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陷入京,义和团运动也由高潮迅速转入低潮。这一时期,北京内外的演剧业状况就成了事态人情的一面镜子,士绅所记笔记以及说唱文学中可获得的资料,略可体现出当年京城的演剧业景况。  相似文献   
5.
雷桂萍 《沧桑》2013,(1):57-60
《梁公祈雨灵应记》碑由元代平遥县教谕张翼撰文,原存立于平遥应润庙内,现庙与碑俱毁不存。康熙四十六年和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均收录该碑碑文,其中记载了梁公天翔应润庙祈雨灵应一事,并介绍了平遥梁氏家族的辉煌,特别是雩祭习俗观念和演剧活动。通过对该碑的考述,深度挖掘碑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发现其作为元代平遥民间社会雩祭及演剧活动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增勤 《文史天地》2009,(3):32-32,33-35
宋还吾是山东菏泽人,民国时期山东著名进步教育家,1929年在任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因为支持学生在山东曲阜演出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并邀孔子后人观看,引起孔子后人不满,并一状越级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辱孔”演剧案。该案在当时中国的政界、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和文化界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惊动了蒋介石,还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明清及民国初年所修的江苏地方志中,保留了一些苏地民间演剧活动的史料,特别是苏南苏北民俗文化与戏剧搬演相融合的情况。这些记述,对于考察中国传统戏剧的民俗学内涵、进一步探究中国民间戏剧演出史,以及江苏地方戏在戏剧史上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笔者将之辑录出来,加以考释,以求教于戏剧学与民俗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及民国所修的青藏地方志中,保留了诸多关于青藏民间演剧史料的具体情况。这些史料对于研究青藏风俗民情与戏剧活动的关系,考察民间剧种和中国传统戏剧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探究中国民间戏剧演出史与剧场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将它们辑录出来,加以考释,以求教于戏剧学及民俗学界的同仁们。  相似文献   
9.
黄爱华 《神州民俗》2009,(10):26-29
明清乡村,举凡四时佳节,均会举办演剧,以表达对节日的欢庆。节令演剧形式丰富,剧种不一,式样繁多。或用来添节日的喜庆,或用来祭神,或用来娱乐。明清乡村此种节令演剧习俗,既为当时乡民之娱乐方式,又乃当时乡民生机活力的体现,是当时乡民热情乐观面对生活的见证。  相似文献   
10.
在明清及民国初年所修的江苏地方志中,保留了一些苏地民间演剧活动的史料,特别是苏南苏北民俗文化与戏剧搬演相融合的情况。这些记述,对于考察中国传统戏剧的民俗学内涵、进一步探究中国民间戏剧演出史,以及江苏地方戏在戏剧史上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笔者将之辑录出来,加以考释,以求教于戏剧学与民俗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