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县试点移民搬迁启动前夕,南阳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我从内乡县政府调任浙川县政府县长。随后的三年多,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亲历了那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也耳闻目睹了在移民迁移安置中广大移民乡亲、移民干部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英雄壮举。这段经历虽已过去三年多了,但那一幕幕用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丹江口库区移民与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又是我国环境脆弱贫困地带之一。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库区移民的过程,移民对经济开发的贡献,库区经济开发的层次和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指出移民的经济开发既有导致环境恶化的一面,又可优化环境。从而为库区移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玉皇庙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现为丹江口水库中一小岛。1995年,文物工作者对南水北调工程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在遗址采集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物。新石器时代遗物与青龙泉和大寺遗址、朱家台遗址和乱石滩遗址等出土的同期遗物相近。周代遗物与官山河两岸早年发现的同期遗物相似。  相似文献   
4.
三峡(重庆)库区正处于民主化进程向纵深推进的特殊时期,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民意表达的欲望愈加强烈。但库区民意表达体系还存在制度表达渠道闲置、信访表达渠道分散、网络和体制外表达随意等实际问题,为了健全库区民意表达体系,本文通过广泛走访、调研,提出了通过创新载体平台、完善监督体系、有效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权限、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来着力增强民意表达渠道的有效性、规范性、制度性,提高民意表达回应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谢新  卢现艺 《华夏地理》2006,(10):174-179
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目前有新旧两个县城,老县城位于柳川镇,新县城位于革东镇。造成这种状况的是附近的三板溪水电站库区蓄水。因为蓄水要淹没旧县城的大部分,所以县城需要整体搬迁。虽然库区目前已经蓄水,但是新县城尚未完全完工,而旧县城的人们也没有一点儿要搬家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窦飞 《风景名胜》2021,(2):0386-0386
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库区河道的防护堤岸工程当中,比较常见的生态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治理方案,并结合对某防洪护岸实施治理的工程实例,从工程中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入手,对工程基本概况、方案选择进行了介绍,该工程最终选取了生态性好,施工简单的铰接式护坡 + 块石护脚方案实施治理,不仅节省了治理工程的整体投资额,还实现了不错的生态效益,完全可以作为日后同类工程的一份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满拉水库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的龙玛河谷,在江孜县以东的28公里处。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央援助西藏62项工程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这项工程是在满拉地方修建一条高75.3米,长287米的拦河大坝,截断从冈瓦桑布大雪山上滚滚而来的年楚河,以蓄水发电灌溉,满拉水库建成后,其枢纽工程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100千瓦小时,  相似文献   
8.
张基尧 《百年潮》2012,(9):4-12
水库移民历来都是困扰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被形容为“天下第一难”。南水北调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作为特大型基础设施,整个工程占地规模很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黄委“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议定书”的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7年4月正式开工,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开始拦洪、蓄水、发电。为此涉及到山西平陆县三门峡水库区的移民和县城迁建的任务。根据山西省晋南专署的指示精神,我县于1956年3月成立了“平陆县三门峡水库建设清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三峡工程启动,库区的重点文化遗产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等,通过多次专家论证,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分别进行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设、"护坡仰墙"围护石宝寨、异地搬迁张飞庙和白帝城瞿塘峡题刻复制等文物保护工程。这些文化遗产的景观面貌在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分析表明,有些变化是不可抗拒因素产生的,有些变化却是有可为而需要总结教训的。在三峡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考古部门、规划部门、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和旅游部九,以及不同文物保护项目执行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通盘考虑,是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