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闫璘 《丝绸之路》2012,(24):58-60
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线索,结合文献记载,对青海省境内乐都、湟源两县唐代烽火台的形制、规格等进行了初步考察,分析了这些烽火台的性质、修筑时间及隶属关系,并结合文献记载,对烽火台的废弃时间及原因略作考述,为了解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的修筑、形制以及废弃时间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清朝、民国之际,被誉为"海藏咽喉"的丹噶尔古城(今湟源县城)贸易发达、商铺林立,其中有荚、美、俄等国商人开设的11家洋行,这里的年贸易额曾达250万两白银,是当时西宁的六至七倍;这里古香古色的汉式建筑,街市与熙来攘往、身着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汉族服饰的顾客.行人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图.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湟源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独创出排灯这种地方民俗事项。排灯的发展体现了湟源百姓的聪明智慧。同时,排灯也实现了它自身的民俗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4.
许红梅 《丝绸之路》2011,(14):26-27
当路塞是指修建于山谷之中用于阻断敌人进攻的短墙或城障等军事设施。本文主要从概貌、性质考辨、功能与修筑时间等方面,考证了青海湟源县发现当路塞的主要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