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海疆通史》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七部分卷中的一部。在“丛书”总主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先生的总体创意下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 ,向人们展示了在辉煌的陆地文明的光环下几乎被掩盖了的中华海洋文明的历史画卷 ,总结了中国内陆与沿海疆域经济、政治互动发展的历史规律 ,揭示了中国海疆发展迥异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独特性。作为对中国海疆历史进行宏观研究的通史性专著 ,该书堪称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的开山之作。它涉及了海疆历史发展中有关政治制度、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我国名南海问题专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明先生撰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一书,1999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南海疆域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在这部260余页、近20万字的作中,李金明先生集其10余年研究心得,从历史、法律等方面对南海疆域进行了深入、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东北海疆危机的具体表现,可以发现清朝统治者在晚清时期边防战略上的失误以及海洋观念上的淡薄。深究其原因,可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传统因素这三个维度进行解释:其一,清朝统治者对近代世界格局变迁的漠视;其二,咸丰年间,从东北调兵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造成的东北边防空虚;其三,在东北地区统治重心的内缩及清朝统治者"以陆治海"的海洋观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海疆史地研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学术成果大量问世,不仅在传统的研究领域出现新的观点、取得新的突破,而且还拓宽了研究领域,过去研究较少甚至未曾涉及的学术内涵,在这一时期被广泛论及,相关成果纷纷涌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新世纪人们对海洋普遍关注的前提下,如何深入开展中国海疆史地的学术研究,进而使中国边疆学不断进步并日益完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此,我们编辑了这组章,希望对未来中国海疆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姚旸 《收藏家》2011,(10):58-62
18世纪初,著名的“大航海时代”已过去了近200年,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早已为欧洲带来了繁荣与进步。在同时期的中国,宋、元以来造船、航海领袖世界的风范却已成为明日黄花。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使中国人远离海洋,多数人对海外世界的认知仍主要来自于《山海经》。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明代出海军巡洋会哨制度在沿海遭遇倭寇袭扰的背景下逐步完善的过程及其在海疆防务中的地位。作者认为出海军巡哨与沿海嘹探烽堠、墩台、陆上卫所营堡及巡检司军兵共同构成一多层次、有纵深的海疆防务体制,而巡哨尤关紧要。巡哨军信汛地以海中岛屿为中心,联点成线,梭织成面,增强了海上防务的主动性、整体性与内部战哨区的层次性、协调性,拓展了海上防御纵深,适应了海上防御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回顾近年来中国海疆史研究近况的基础上,从中国海疆史研究的目标、方法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提出建构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建构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的着力点,为建构中国海疆史研究的话语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11月22日,“翟墨单人帆船环球航海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07年1月6日,他从山东日照出发,再度环航地球一圈!几年前,身为画家的翟墨卖掉房产和所有画作,用40万换回一条帆船,开始在大海中漂泊。  相似文献   
9.
李媚 《岭南文史》2008,(4):13-16
清代地方官职有督抚及提镇等,提督据《清史稿》的说法:“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于总督。”可见,提督负责主持全省各镇、各协、各营的军事。广东地属海疆,有内河外海水师,绿营队伍较为庞大,且粤东海盗贼船猖狂,另设水师提督以行管制是有其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0.
清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中国近海海域因海盗活动造成的商民船只失事案件持续增加。为维护海洋社会秩序,强化海上司法管辖,清政府在全面勘定沿海地方海域边界和内外洋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海洋失事查勘制度,试图使海洋失事案件责有攸归。不过,随着清廷对失事查勘主体的问责机制日趋严密,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海洋失事查勘制度的推行面临沿海文武官员的层层阻力。同时,失事船主“候官会勘”司法程序的取消、传统水师洋图绘制技术的滞后,也影响了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朝廷定例与沿海地方司法实践之间的矛盾,是清代海洋失事查勘制度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