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汪青 《安徽钱币》2006,(1):43-45
唐代以开元钱为本位币,平民普遍使用开元铜钱。由于经济发展较快,铜钱不能满足所需,有时出现了实物货币,其中谷帛成为最通行的交换媒介和流通手段。谷帛之所以能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唐代长期占领流通领域,还有一个原因,除了开元钱,所铸其它年号铜钱不合标准,常有减重变质,因此引起通货膨胀,物价混乱,私铸泛滥。当铜钱出现上述情况时,谷帛总会出现,充当货币职能,代替铜钱使用。不论唐代的货币制度还是流通货币本身,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迈上了非货币化道路,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丧失。尽管黄金在制度层面被取消了流通货币地位,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一直在执行货币的储备功能。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加剧,黄金的国际储备功能再次引起各国关注。  相似文献   
3.
尚鸣 《风景名胜》2010,(8):56-57
在当今的世界上,再精致的印刷品也没有像钞票那样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在手掌大的纸片上,各国无一例外地想体现出最伟大的人物、最优美的风景、最经典的文化。人民币,无疑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成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