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溢 《文物天地》2023,(4):63-71
“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中,部分风俗画以“刻实”的笔墨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观看古代百姓服饰“史”的资料。从绘画中选取宋元时期乡村底层人民服饰、宋代孩童服饰和清前期村市手艺人服饰,返回历史现场,结合历史背景辨析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还原服饰的真实,解读绘画中服饰正确的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郭晓芸)日前,《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土族卷》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土族形成了绚丽多彩、风格独特、兼容并蓄的土族服饰文化,不仅记录了土族的生活经验、表达了土族的审美意识,还成为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肖丽 《文史博览》2015,(2):69-73
历史上,湖南省怀化市是一个疫病流行的地方。建国前,影响怀化地区的疫病主要有:霍乱、天花、麻疹、疟疾、细菌性痢疾等。引发疫病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针对疫病的暴发与流行,建国前,历届政府都采取了一些的防治措施,起了一定的作用;民间则流传着或祈神禳灾,或驱妖降邪的方式防治疫病。  相似文献   
4.
著名"花儿"王子马俊曾有一句戏言:青海的"花儿"在河湟,河湟的"花儿"在民和,民和是"花儿"的窝窝。的确,作为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是"花儿"创作的富矿区,也是"花儿"广为传唱的流行区,其境内流行的曲令多达十数种,大小"花儿"会也有五六个,尤其以七里寺"花儿"会为最。其传唱流行的"花儿"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河湟"花儿"的绝大多数,特别是七里寺"花儿",是民和地区"花儿"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有其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因而  相似文献   
5.
6.
民建贵阳市委会员、贵阳市政协委员、东方牛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冉宪黎从一个小企业到拥有29家分店、4家管理店、近亿元资产的现代企业集团,他举重若轻,变难为易,在十年之中,实现了一种超出常人想像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宝宁寺是山西省右玉县的一座大寺,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寺内遗留下一批珍贵的明代水陆画,计139幅,其中道释人物画108幅,世俗人物画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端午服饰具有辟邪祈祥的节俗功用,也饱含追思缅怀之意,追思先贤、缅怀祖先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被融于端午节期间人们的穿戴之中。君民同乐、等级有差,区域共享、南北有异,兼容并包、源远流长等特点,诠释了宋代端午服饰中蕴含的尚中贵和、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宋代端午服饰的文化意蕴随时代发展逐渐丰富,承继中有创新,其形成的端午文化基因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人物服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人物服饰、服色及人物发式进行探讨,认为西汉晚期长安城内的中下级官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戴着标志身份地位的冠,仅裹帻巾甚至只盘发髻,所穿上衣主要为袍、襦,颜色以青、红和浅灰为主,下裳多穿大裤,颜色多为白色,男女服色差别不大,均以青、红和浅灰为主,男性多主鲜艳的红色,其次为青色,女性以青色为多,红色则相对较少。男子发式相对较为简单,在头顶梳一圆髻或扁平髻,女性流行高髻,有的在高大髻上插笄,笄之一端饰以垂梢。  相似文献   
10.
曾国军  李忠奇  陈铮  周尚意 《人文地理》2022,37(4):22-31+45
流动性的增强不但意味着人口、信息、资金流动强度增加,也意味着流动范围的扩大。在此背景下,以稳定的人口构成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同时,流动性也使多元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扩散的基础上展开了互动与交融。本研究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中国全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海量餐饮服务设施POI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目前的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并描述其特征,并从流动性视角阐释其形成与扩散的文化地理逻辑。研究发现,中国现流行的菜系主要包括川菜、湘菜、粤菜、东北菜、徽菜、云贵菜、西北菜、鲁菜;中国流行菜系的空间扩散格局具有差异明显、多中心发展的特点。其中,川菜、湘菜、粤菜数量多分布广;鲁菜、徽菜分布集中,扩散较少;东北菜、云贵菜、西北菜数量较少但分布范围广。这种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背后的文化地理逻辑与流动性密不可分,人口、资金等的流动促使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内扩散,同时也带来了地方饮食文化间的交融互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