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或是支付宝贵的青春,或是抛弃原本幸福的家庭,将自己投资给一个前途不明的政客。在最近十年,这个群体开始集中曝光于公众视野,她们尽管年已不惑,仍风韵犹存。但于公众而言,她们是千夫所指。辱骂原委,或为贪图享乐,或为利益共沾,或是肌体蛀虫,莫衷一是。她们,就是省部级高官的情妇。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对1817年《红利法案》的否决与美国早期宪政和交通革命关系重大。麦迪逊总统之所以否决《红利法案》,乃是因为他认为由联邦政府主持全国交通建设超出了美国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并且他反对国会中众多议员对宪法的“宽泛解释”。该否决阻碍了联邦政府在美国早期交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最终由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人企业在19世纪上半期蓬勃兴起的交通革命中担当了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菲戈 《世界》2005,(10):66-67
1363年,那位发动了英法百年战争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忽然颁布了一部《服饰法》。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部“禁奢法案”。虽然对于长年在法国和苏格兰两线作战的爱德华三世来说,禁奢以集中国家资源备战是题中之意,但这却并不是该法案的主旨。1363年《服饰法》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批判”当时社会状况的话:“各色人等违其资产及礼度之所命,衣着奢靡,感染风化……”  相似文献   
5.
1943年美国出台《麦诺森法案》,废除了1882年排华法,它是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本文从三方面阐述《麦诺森法案》出台的原因:第一,中国对美国的利用价值发生改变。第二,中国对美国提出了废除排华法的要求。第三,美国华侨状况的变化和美国舆论对华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姜云珂 《文史月刊》2012,(Z3):100-102
美国国会于1882年签署通过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以种族为限制依据的移民法案。二战期间,中美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在战争进入全面转折阶段之后,1943年《麦诺森法案》出台,《排华法案》终结。这一进程的背后是各方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与妥协。本文通过解读美国《纽约时报》1943年所载有关存废之争的报道,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排华法案》为何在二战期间被终结。  相似文献   
7.
观点     
《南方人物周刊》2013,(4):12-12
历史将如何评价奥巴马? 再过几天,奥巴马将开始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在美国历史上,他是第17个有这种幸运的人。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将会如何呢?奥巴马第一任期的主要功绩是通过了医保法案,这将会提高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福利水平,但仅此并不足以使他跻身伟大总统之列。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考察团来华与中美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华飞 《民国档案》2000,3(3):58-64
1935年春,当中日关系不断紧张、中国国内经济势日趋恶化时,中美之间进行过一次重要的经济交往——美国经济考察团六来华。当时中美经济关系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美贸易出现萎缩趋势;第二,美国自公布《白银购买法》(Silver Pur—chase Act)以来,连续多次通过有关白银法案,抬高银价,大肆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市场出现恐慌。  相似文献   
9.
论文利用认知隐喻理论,对美国排华运动期间排华话语中的主要隐喻以及隐喻话语的政策后果进行了分析。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其背后还有着深刻的心理认知动因。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明显有悖于其《独立宣言》精神和宪法原则。这种悖论的形成固然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文化动因,然而,围绕华人不可能真正归化为美国公民的排华话语——特别是其中用于构建华人负面形象的隐喻以及美国如何有效应对华人移民的相关隐喻,对于美国民众以及国会议员所产生的劝服效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英三国开始积极谋划联合军事行动,然而就在此时,英缅当局为加强缅甸防卫,在还未征得中方同意的情况下,就匆忙将"土鲁撒"轮所载美国援华租借法案军火物资扣留,此举引发了中方相当的疑虑和不满。事件发生后,中缅运输局局长俞飞鹏在缅与英美官员紧急交涉,蒋介石接到报告,极表愤怒,声称不惜中断中英联合作战计划。其后英缅当局又接连扣留新到物资并欲将中国其他存缅物资亦纳入统一调配范围,蒋乃向英方递交措辞强硬的抗议书,坚持须先经中方同意才能改变援华租借物资的分配,这一要求得到了罗斯福的认可。鉴于日军攻缅局势的日益紧迫,双方从共同对日作战的战略利益考虑,在美国的调停下互相退让,英方同意全数退还扣货,中方向英方移转部分军火,事件乃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