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晓川 《文史月刊》2012,(1):15-15
晚清以来,国势日蹙,外国人把中国贬称为"东亚睡狮"。而国人视来似乎是贬中有褒,颇不以为忤。维新派名士汪康年最初以为:"狮而云睡,终有一醒之时。"也问过自己所结识的外国人,但大家均笑而不答。汪康年觉得既然大家不便回答,其中必藏有深意。  相似文献   
2.
《時務報》是戊戌變法期間最重要的刊物,張之洞因汪康年而與之關係甚深。當康有爲有意將《時務報》改爲官報以歸梁啓超掌控時,汪康年在張之洞的支持下,將之改爲《昌言報》,企圖以《時務報》的"空名"給康有爲。本文根據"張之洞檔案"中的大量電報、書信,揭示了這一過程中的種種内幕,展示了許多以往不清楚的細節,並由此引發關於"百日維新"命運的思考。本文還集中地考察了張之洞與黄遵憲之間的關係,並説明黄遵憲政治地位的盛衰與張之洞甚有關聯。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安徽史学》2006,2(1):15-24
由黄遵宪、汪康年和梁启超等人创办的<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期间最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曾起到过重要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戊戌年的政治进程,随着<时务报>日趋红火,黄、汪、梁三人的处境开始变化,他们共患难的创业精神开始丢失,三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并最终导致分手,仅存两年的<时务报>就此结束.<时务报>悲剧是近代中国政治史的一个缩影,由此也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基本特征,所蕴含的意味相当深刻.  相似文献   
4.
从晚清社会格局中的地位和身份看,在某种意义上,《时务报》的创办可以视作正途与异途士人的一次成功合作。清末非正途出身的士人往往富于资财而声名不彰,正途士人则人脉深厚却时时短于资金,双方的代表黄遵宪与汪康年合作办报,各自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筹措资金、铺建发行网络,《时务报》乃顺利诞生,并且一开始即拥有相对于当时其他报刊极高的发行量。一段时间后,发行渠道通畅、印数很大的《时务报》不再为资金犯愁,保障报馆不被政治风波倾覆,以及继续扩大发行量成为首要任务。由此汪康年等的人脉关系便越来越发挥主导性作用,而单纯在资金上出力的黄遵宪对报馆事务的发言权也就日趋消减。  相似文献   
5.
从晚清社会格局中的地位和身份看,在某种意义上,《时务报》的创办可以视作正途与异途士人的一次成功合作。清末非正途出身的士人往往富于资财而声名不彰,正途士人则人脉深厚却时时短于资金,双方的代表黄遵宪与汪康年合作办报,各自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筹措资金、铺建发行网络,《时务报》乃顺利诞生,并且一开始即拥有相对于当时其他报刊极高的发行量。一段时间后,发行渠道通畅、印数很大的《时务报》不再为资金犯愁,保障报馆不被政治风波倾覆,以及继续扩大发行量成为首要任务。由此汪康年等的人脉关系便越来越发挥主导性作用,而单纯在资金上出力的黄遵宪对报馆事务的发言权也就日趋消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