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兵 《钱币博览》2008,(1):44-45
花钱是我国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钱品的统称。花钱的钱文和图案表述的内容极为广泛.反映了我国历代人民祈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体现出了各历史时期的民情、民俗和人民的崇拜、信仰.为研究我国的民俗史、宗教史、思想史和历代人们的精神信仰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想表达三点感想: 第一,我们在学习民俗学的过程中,最早不管是看哪些学者概述性的定义,往往是把民俗学说成既是历史学又是现代学,同时又跟人类学、民族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想我们能够感觉到民俗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着一种相对混乱的观念,往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摇摆不定地寻找自己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王宁 《民俗研究》2009,(1):36-38
时光飞逝,钟敬文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年了。今天,六卷本《中国民俗史》摆在面前,让我们再次提到钟敬文先生的名字——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名字,一个执著于创建民俗学科、发展民俗学科而永不言败的学者,一个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不断思考、永远进取,为自己心仪的事业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的光辉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民俗史摭谈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深入,民俗学学科(或者说民俗学运动)再度兴起,民俗著作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民俗理论中的基础理论、民俗史及应用民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尤其是过去甚为薄弱的民俗史,更是异军崛起,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5.
今天来参加中国民俗史六卷本的首发式暨研讨会,回顾钟老所走过的学术人生,既感高兴,也感到沉重。我想说:钟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3年治学生涯中,对民俗学学科发展所作的贡献主要靠1970年代末至去世前的这20多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徐杰舜 《民俗研究》2009,(3):264-268
一 在中国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民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中绚丽的亮点,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秦汉以后,人们将“辨风正俗”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汉代应劭在枫俗通义》序中就说,“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近现代以来,  相似文献   
7.
罗疃广济桥     
罗疃广济桥位于山西省广灵县蕉山乡罗疃村北,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年七月重修,1983年5月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是广灵县内留存最早的明清古桥,其构造精巧,造型美观,为了解当地民俗史、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钟先生策划和主持的《中国民俗史》这部六卷本大著,前后历时八年,现在出来了,完满实现了钟先生生前的设想和计划,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钟老晚年学术思想的一个结晶。这本书理应是我们民俗学学科的一部支柱性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中国民俗史》这六册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也是实现钟先生“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思想的具体作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特别是我们知道这个事情是钟先生生前已经开始主持的工作,但是由于他的去世,这个工作只能由弟子们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钟敬文主编六卷本《中国民俗史》在2006年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确定为哲学社会科学标志成果,纳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200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三会议室联合主办了六卷本《中国民俗蚴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众多学者就《中国民俗史》与历史民俗学诸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