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志研 《神州》2012,(10):56-60
黄阳光,为一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山中走出来的瑶族青年,现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这个失去双臂的小伙子用自己残疾的肢体,演绎出不残缺的生命舞蹈,向人们传递出一种乐观的精神,一种阳光般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
王洋 《神州》2011,(20):19
一个被现实社会打压的无法生存的女性,一个被生活逼迫到无路可走的女性,在世时被世人唾骂到一无是处,浑身充满肮脏和罪恶,却在死后得到是人的赞扬,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赞美,全世界女性学习的榜样,这就是出生在美国的浪漫女作家霍桑刻画的《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  相似文献   
3.
曾有一篇诗歌里这样写道"自从父母进城打工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带走了你所有的心欢。太多的时候,你选择拒绝,拒绝这曾经属于你的精彩;选择背阴的一角,选择孤独和沉默,选择和你这个年龄不相称的沉重;选择坚硬的石  相似文献   
4.
沈骅 《收藏家》2013,(7):75-79
林良,明代著名宫廷画家,弘治间供奉内廷直仁智殿,官锦衣卫指挥,以擅画花鸟著称。林良的花鸟画,延承南宋画风,工水墨写意。取材多是各类禽鸟及古树枯木、寒塘芦荻等山野江湖景色,以表现大自然中的野逸之趣。构图壮阔,用笔沉着痛快,水墨淋漓,充满激情。开水墨写意画之先河,是明代院体花鸟画变革的代表画家,亦是岭南画派的始祖。一.林良"四时花鸟大中堂"的去霉修复  相似文献   
5.
广东旧无通志,正德、嘉靖初年,广东抚按曾会聘硕儒纂修,但也只是虚费钱粮,只字未遗,事皆中止。嘉靖十四年(1535),再议修志,但或行聘而辞疾不赴,或方纂而聚散不常,亦未成书。究其原因,一则因当事者苟延岁月,不负责任,二则因书籍散失残缺,资料缺乏。人皆畏为难事。  相似文献   
6.
赖岳山 《民国档案》2017,(4):131-141
194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战时国家法案,设置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该奖项的数据、性质和审查机制,均因史料本身的冲突而疑窦重重.从1941年至1947年,该学术奖总共实施了六届,1948年开始执行第七届,但于1949年初终止.该奖本属于“临时…补助”的举措,但在事实上演变成带有国家级性质、学科近乎完备、制度较为严密的最高学术奖.就审查机制来说,其中的特例挑战了奖项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教育部一方面通过“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的分权、平衡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合格的推荐人、两位专家同行评审、一位用于调和初审冲突意见的“第三人”、以及学审会分组会议和大会等四个措施来运作.该程序对普通著作有效,而对超越时代的优秀著作却难起作用.教育部的应对办法是,通过“学审会”的讨论,以设置特例来调和同行审查的个人意见.从效果来看,当时所决议的“一等奖”作品,也是现在学术界所公认的划时代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7.
吴鹏 《文博》2014,(3):81-84
2008年四川发生"5.12"汶川大地震,致使保存在成都彭州龙兴寺舍利塔内的6尊隋、唐石刻造像,从展柜中倒塌并造成了断裂、残缺。针对以上的病害,我们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石刻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此次的保护修复过程中,最为困难和复杂的就是石刻补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晚唐诗人将家国之恨、身世之悲融入废城残宫、残花败景、山林渔樵中,营造凋敝、破败的残缺意象,这些残缺意象,寄寓着晚唐唐诗人对人生遭际的种种乖舛乃至整个悲剧命运的感慨,使作品体现出一种哀伤凄凉而又气韵悠长的悲美。晚唐诗人品味着欣赏着残缺,将外界的荒芜融化在内心的审美关照中,寻找与社会景况相合拍的审美基调。  相似文献   
9.
《满文老档》是清初珍贵的满文档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先后出现三版《满文老档》的汉语译本。本文比较这三个汉译本的主要区别,即对"原档残缺"部分的处理、对乾隆年间签注的处理、翻译的文风及语词,试证明三个汉译本不同部分的利用价值各不相同,需要相互参考使用才能避免对史实的遗漏和误解。  相似文献   
10.
福州闽侯县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人骨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旬,笔者应邀赴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协助鉴定已决定保护的该遗址第8次发掘的墓葬出土人骨。第8次发掘是于1996年进行的,决定保护后,已在被保护区建起了用半透明玻璃钢瓦为屋顶的简易房屋。已发掘墓葬的人类遗骸的保存状况较差,目前能见到保存在原墓穴中的人骨仅有7例,只有M126、M137及M140三座相互叠压的墓葬人骨保存较完整,其余的均已残缺不全,只能勉强作性别年龄的观察。鉴于该遗址的加固保护工作的需要,原计划将所有遗骸翻制模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