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黄孝花鼓戏形成初期,仅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俗称“灯戏”,其演员均为农民、手工业者,多属业余自娱性质。后来逐步出现农闲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相似文献   
2.
旧社会过来的楚剧艺人好多是文盲,上台三皇五帝倒背如流,下台连名字都不会写,成立国营剧团每月按时领工资,不会签名.要像杨白劳那样按手印。  相似文献   
3.
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李雅樵是这个剧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在老戏窝子长大汉口集家嘴到六渡桥之间,有个叫福建庵的地方,今天叫福建街。1922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4.
马亮 《神州》2013,(17):19-19
近期,由武汉晚报联手武汉剧院、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苏州昆剧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浙江绍剧艺术团,联手倾情打造了"京汉楚越绍昆群英会"暨中国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在上演的这些经典国粹剧目中,不乏已经相当流行的经典作品,为武汉观众送上了一份演出盛宴。由于近期正在着手《楚剧图文志》一书的准备工作,所以对其中的楚剧比较关注。特意看了其中《经典折子戏专场》。  相似文献   
5.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3,(3):64-64,35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中的主角落李之龙,面对蒋介石及其死党的非法审讯,威武不屈,声闻遐迩。但,其积极改革楚剧就鲜为人知了。李之龙其人李之龙,1897年出生于湖北沔阳西流河杜家窑。1904年随交至武昌,入两湖师范附小就读。1912年考入武昌处语专门学校英语科,课余与同学组织话剧,创作并主演新话剧《叶老爷丑记》。1915年,考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因发动水兵和罢工,反对校方扣军饷,被军校开除军事家籍。1921年秋,在上海结识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等,接受马列主义,回武昌从事出有因革命活动。12月,加入中国防大学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张巧珍,国家一级演员,湖北地方剧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津贴,是湖北戏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7.
陶古鹏,字云卿,号德全,今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镇陶家大湾人。1896年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从小读过几年私塾,放过牛。因父亲和姐夫都是业余演员,会唱高跷戏和花鼓戏,故受他们的影响很深,14岁就跟他们学唱小生,18岁拜李进伢为师,20岁入花鼓戏班,成为正式演员。一年后,搭班到红安、鄂城、汉阳等地农村演出。  相似文献   
8.
楚剧,从进入城市算起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终于成为颇有影响的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9.
植被·根脉     
楚剧楚剧是流传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优秀地方剧种,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旧称哦嗬腔。1926年正式定名为楚剧。建国后,经过戏改,剧目、声腔有了很大的发展。唱腔为板腔、小调、高腔三大体系。剧目内容多为生活戏,不断吸取民间歌舞、民俗民风,形成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代表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有剧目约500余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